第一財經日報7月14日訊 “你說,集裝箱市場是不是還能再開?”在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做褲子生意的王老板用滿懷期待的眼神望著CBN記者,仿佛這一決定權操控在記者手里。
但CBN記者從參加這次整肅行動的俄羅斯護法機構人員處獲悉,華商拿回被扣貨物的希望極其渺茫,市場重新開張的可能性更是不大。
近日,俄羅斯對莫斯科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下稱“集裝箱市場”)進行整頓,俄方先后三次大規??垩褐袊耍壳爸辽?66名中國人被扣押,數百華商將被驅逐。這些扣押事件是俄近期打擊“灰色清關”行動的延續。華商價值5億美元的“灰色商品”面臨著被銷毀的厄運。
因事發突然,很多華商連貨款都沒能拿出來,現在吃飯、睡覺都成了問題。即使這樣,他們還在抱著滿腔希望,每天在集裝箱市場周圍徘徊、觀望,祈盼能拿回自己的貨物,等待集裝箱市場重新開業。
有位華商告訴CBN記者:“我有很多熟人都在這個市場經營。其中的很多人都已經回國了,甚至決定不要貨了。因為他們明白——他們什么也得不到,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切。因此,已經不值得再等下去。”
新的“陣地”
實際上,在集裝箱市場關閉后,那里的華商們便開始迅速向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薩多沃特市場(又稱“鳥市”)以及盧日尼基市場等地轉移。幾天之內,這里的店鋪便被搶租一空,租金也翻倍上漲。
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行政辦公室稱,截至7月10日,華商便占據了這里三分之一的店鋪。目前已經沒有空余位置。至于多少錢出租,該中心經理表示,他們與每個華商都是單獨談判,價碼也不盡相同。
據悉,不久前,柳博利諾還有三分之一的攤位空著,如今卻是車水馬龍。中國人在短短幾天內就買下了這里的1200個集裝箱,且占據了最好的位置。
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建成于2002年,占地17.5萬平方米。大約有5000個店面。商貿中心停車場有8000個車位。附有外匯兌換點、咖啡館、溜冰場、兒童游樂中心和電影院。
自從華商涌入之后,很明顯,如今光顧這里咖啡館的大都是中國人。
華商侵占了俄羅斯人利益?
目前,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的華商們已經開始營業。而若論做生意的精明,俄羅斯人只能自嘆弗如。
比如,不論是衣服、鞋子、日用品,還是箱包乃至禮品,俄羅斯貨和中國貨的價格都要相差數倍。
CBN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俄羅斯商戶開始抱怨說,華商的進入,搶奪了他們的生意。在不少俄羅斯人的意識中,華人以及其他外國人已經侵占了本該屬于他們的利益。
俄羅斯媒體也炒作說,華商開始覬覦位于莫斯科東南部的鳥市。這里不久前剛建成了3個大展廳,每個展廳有60家鋪面。已經有不少華商簽下了租賃合同。該市場行政辦公室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里的商戶大都是俄商。這些俄羅斯商戶抱怨說,市場辦公室讓他們給華商騰地方。目前所有空余集裝箱都已經被華商占據。因為華商準備支付5倍的房租價格,不少商戶已經收到市場行政辦公室的驅逐令,要求這個月底之前騰出店鋪。
俄羅斯商戶們準備同市場方面代表進行談判,“規勸”市場經理放棄這一計劃。如果談不攏,他們準備以罷工方式進行抗議。
俄羅斯媒體認為,隨著大批華商的進入,集裝箱市場的緊張局勢很快將向鳥市轉移。這里的上百位俄羅斯商戶已經開始聯名向總經理諾維科夫提出抗議,擔心他們將受牽連。
但鳥市總經理諾維科夫在接受莫斯科回聲電臺采訪時澄清說,與華商緊急簽署的合同只占總出租攤位的2%~3%,根本就不存在為了商業利益趕俄羅斯商戶之說。
觀察家們對此評論說,集裝箱市場一關閉,可能會令莫斯科其他市場的工作局勢變得十分復雜。
俄護法機構稱不怕用重典
集裝箱市場的局勢和命運越來越撲朔迷離。
俄羅斯移民聯合會會長馬居姆德爾說,在關閉的市場周圍醞釀著極其危險的局勢,這可能會導致犯罪。有10萬來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移民因市場關閉而失去工作。不少過去在集裝箱市場工作的失業者抱怨他們現在忍饑挨餓,許多人被迫棲身樹下,向俄羅斯移民聯合會尋求金錢和司法援助。
馬居姆德爾提醒俄羅斯當局,不要以為移民們會大批回國,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市場上被扣的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產。他們的命運現在掌握在俄羅斯當局手中。
俄羅斯移民聯合會還決定幫助那些因市場突然關閉而失業的移民。
7月10日的莫斯科,下著傾盆大雨。但這并沒有澆滅饑餓的移民們吃免費午餐的欲望。在開頭的三個小時,警察并沒有干涉那些失業者們就餐。但到了晚上,就有特警開始驅趕前來就餐的人群。而這個免費食堂,僅生存一天便被以沒有手續為由強行關閉。
至于俄羅斯社會人士要求將失業移民身份合法化的呼吁,俄羅斯移民局上周六再次態度強硬地表示,任何超越法律之外的對話都根本沒有可能。何況俄羅斯已經不是第一次采用重典。
我外交部和駐俄使館對近期發生的事件表示嚴重關切。經參處希望各位華人華僑協會負責人和華商代表能將這種關切和維護華人合法權益的態度轉告華商,并做好他們的工作,平安度過當前市場治理時期。
對最近個別華人通過互聯網向使館發送短信,號召華人以靜坐和集會方式解決市場問題的做法,經參處希望廣大華商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俄羅斯經商一定要遵守俄羅斯的各項法律法規。俄羅斯法律對于集會有明確規定,未獲批準的集會均為非法行為,希望華商不要因為違法受到俄羅斯法律制裁。
頻繁的檢查
長期以來,俄羅斯強力部門查沒華商貨物的事情屢見不鮮。而每次查抄,他們也都不會空手而歸。
華商們說,現在,俄羅斯強力部門對其他市場的檢查也變得更加頻繁。而且,“通融”的價格也開始上漲。
王老板告訴CBN記者,自從集裝箱市場出事后,在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每天都有俄羅斯護法機構人員尤其是特警以檢查華商證件為由恣意出入。似乎每天都有“倒霉”的華商。
據了解,該商貿中心為伊利耶夫所有。此人是已經遁身土耳其并迅速加入土耳其國籍的AST公司老板伊斯麥洛夫的重要合伙人。在集裝箱市場被強行關閉這個背景下,柳博利諾莫斯科商貿中心是否會平安無事?
“說實話,誰的心里都沒有底。”記者發現,在交談中,這句話王老板不由自主地重復了好幾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