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2日電外交部副部長傅瑩日前應邀出席在布萊德戰略論壇時強調,國際權力出現擴散趨勢。三十億甚至更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正在走上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軌道,并在國際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際體系也有必要進行相應調整。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9月9日至10日,布萊德戰略論壇在斯洛文尼亞布萊德湖畔舉辦,傅瑩應邀出席,并以嘉賓身份在以“塑造未來的力量”為題的主論壇和中歐關系分論壇上發言并參與互動。 談到國際權力是否在從西方到東方轉移的問題時,傅瑩說,事實上國際權力出現的是擴散的趨勢。隨著資金、技術、市場正從發達國家向更加廣闊范圍擴散,三十億甚至更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正在走上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軌道,并在國際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針對當今世界形勢,傅瑩強調,“天下大勢,浩浩湯湯”,中國視和平與發展為當今世界的大“勢”所趨。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就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分析判斷了當時的國際形勢,認識到世界已經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時代。30多年來中國取得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抓住了大勢,順勢而為。“最近中國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進一步確認我們將繼續堅守這一大勢不動搖。” 談到中國是否對世界經濟失衡負有責任時,傅瑩表示,出現問題的國家應該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抱怨別國,應該攜手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責。中國并不追求高額貿易順差,“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增加國內消費,擴大內需,強調進出口并重。西方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華出口,不利于貿易平衡。“十二五”期間對外直接投資有望增長到每年1000億美元的規模,希望歐洲國家對中國企業投資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 傅瑩還介紹了中國在知識產權、人權發展等方面取得的積極進展,并就中斯關系、中歐關系、中國發展等問題接受了斯洛文尼亞通訊社和國家電視臺采訪。 據悉,來自歐洲,特別是東南歐各國和世界其他地區政、商、學各界人士400余人出席了論壇,國內學術界、企業界人士10余人應邀與會并參與有關討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