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有一座少女銅像。她光著雙腳坐在椅子上,緊握的雙拳放在腿上。她所代表的,就是二戰時期的日軍隨軍“慰安婦”。 “慰安婦”,人類歷史上黑暗的一頁。數十萬受侵略國家女性被日軍強征,受盡凌辱。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向魯照寧(左)頒發捐贈證書(2016年5月12日)。 美籍華人魯照寧向該館捐贈173件反映侵華日軍在中國使用化學武器和研制細菌武器、強征“慰安婦”等方面的史料。 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有一座少女銅像。她光著雙腳坐在椅子上,緊握的雙拳放在腿上。她所代表的,就是二戰時期的日軍隨軍“慰安婦”。 “慰安婦”,人類歷史上黑暗的一頁。數十萬受侵略國家女性被日軍強征,受盡凌辱。但她們的苦難與屈辱未因戰爭的終結而結束。 日本政府至今不承認在“慰安婦”問題上的國家責任,始終否認“強迫性”,不斷在她們幾十年未曾愈合的傷口上殘忍地撒鹽。來自中國、韓國、日本、中國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帝汶、荷蘭,共8個國家和地區的民間團體今年聯合起來,將“慰安婦”相關資料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是他們的目標。殘忍和淚水都應該被銘記,為了良知和光明。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