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要購買過渡品 那么印度為什么要在明明可以獲得五代機,而且也確實在推進五代機生產、需求的情況下,依然要購買這么一批過渡品? 印度未來的戰略取向依然為獨立自主 這樣的一個軍火大單,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未來的戰略取向。 在此之前,美國曾經做出很多動作拉近和印度的關系,甚至有人說美國在努力的拉印度入伙,使印度成為美國的又一盟友或者是準盟友。也有人說,印度在向美國靠攏的同時,也會成為中國在未來戰局中一個強力的對手。 但就這次購買“陣風”戰機來看,我認為,印度未來的戰略走向和戰略選擇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印度依然會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我們看到,印度主戰裝備的配置相當有趣。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印度的武器裝備被大家稱呼為“萬國牌”。這里面有技術上的原因,當然也有印度自身的戰略考量:印度要把自己武器裝備的來源多樣化,保證自己在戰略和外交上的靈活性。 就空軍來說,印度現有裝備以俄系為主打,但同時也有法國的“幻影-2000”,有英國的“海鷂”,再早還有英法合制的“美洲虎”。 現在看來,盡管歐洲的航空工業似乎在走向低谷,但是印度在選擇自己未來空軍主戰裝備的時候,依然在保持著這種來源的多樣化。盡管俄羅斯提出可以提供先進機型,盡管美國也在參與競爭、也拿出了具有足夠吸引力的五代機,但印度最終都不為所動,依然選擇了來自法國的“陣風”。 這表明印度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依然會堅持相對獨立、以我為主的戰略取向。其實印度這個國家在戰略選擇上還是很有特色的。盡管印度在很長時間內,其武器裝備以俄系為主,但在外交政策和戰略選擇上,并沒有把自己和俄羅斯完全綁在一起,而是處在一種若即若離、獨立自主的狀態。 印度的長遠戰略目標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把印度洋變成為“印度之洋”,而這樣的一個長遠目標也許會與美國的長遠目標——繼續維持一國獨大,有沖突和相悖的地方。因此,如何看待印度的戰略發展,還要從多個視角進行審視,這樣才能更加的切合實際。 當然,僅僅是一個戰機的選型并不能說明所有問題,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樣的分析是具有普遍性的,也是我們在分析一個國家對待戰略問題時的可行方法。 |
相關閱讀:
- [03-09] 德專家稱俄五代機將迫使F-22重視近距格斗
- [02-01] 俄五代機主要借鑒蘇37驗證機及蘇54設計經驗
- [02-03] 俄五代機仍是"嬰兒機" 隱身性能與動力尚存疑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