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海外狩獵:獵殺盡可能多帶不走就扔掉
2012-03-20 12:32: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被質疑的狩獵“習慣” 即使是圈內人,對中國富豪狩獵的一些做法仍難理解。 退休后從歐洲來到中國推廣狩獵的老獵手馬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與西方的戰利品狩獵者相比,中國的富豪狩獵者絕大部分以炫耀為目的。 中國的富豪總是希望獵殺盡可能多的獵物,帶不走的就扔掉。馬克說,去海外打獵的中國人,多是生意人,通常四五十歲,有經濟實力,愛開越野車,喜歡戶外運動,沒有開槍心理障礙。“很多人只滿足打很多的動物,然后在自己的獵物前拍照,用來攀比”。 馬克介紹說,為了照顧中國顧客貪多圖快的心理,加拿大的一些狩獵場甚至提前幾個月做好準備,他們會經常給當地的黑熊喂食,這樣黑熊就形成了到點吃飯的習慣。中國客戶到達后,會被安排到高處隱蔽,等黑熊來吃東西時,中國富商就可以獵殺它。而且中國客人的背后,還要有兩名帶槍的導獵來保護,一個人是防止受傷的黑熊沖過來,另一個人負責防止在狩獵時,其他大型猛獸過來攻擊獵手。 “這不叫狩獵,這叫打動物。”馬克對此很不屑,他認為狩獵的目的不在于是否打死了動物,馬克說,在他幾十年的狩獵生涯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即當他通過動物留下的足跡、糞便、毛發等,判斷出動物的方位,然后跟蹤鎖定獵物,在瞄準的最后一刻,卻放棄了射擊,“能鎖定它們,這已經足夠證明我作為獵人的超凡能力,并不一定要殺死它”。 飽受同行質疑的還有部分中國富豪的狩獵習慣。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2010年,中國富豪老胡和幾名加拿大導獵在加拿大的獵場打死了一頭黑熊后,當晚,便將黑熊的四個掌砍了下來,用從國內帶過去的調料紅燒了。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透露,針對中國人的獵殺習慣,部分加拿大的狩獵場制定了一些規則,例如獵殺黑熊后可以帶走皮,可以吃肉,但是不能割下熊掌帶走,熊膽也要就地掩埋。“可這些規定難不倒聰明的中國人,很多人把熊膽汁擠出來,泡在烈酒里帶回國”。 為了迎合部分富豪收藏象牙的愛好,王巍和盧彬的網站上都極力向會員推薦“68萬打兩頭大象”的狩獵項目。正安旅行社網站上則宣稱:“在北京的工藝美術商店,一只27655克的未雕刻原象牙標價168萬元,一只3450克的象牙標價24萬元而我們通過合法途徑狩獵,得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難得的狩獵經歷和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的非洲賽法瑞體驗,享受過去西方殖民者才有的奢侈旅行方式和服務,還能得至一對總重30~80公斤的象牙,還有珍貴大象皮,完全可以放心地保值收藏。” 盧彬在論壇上告訴自己的會員:“因為我們打大象都是合法的,我們有華盛頓公約進口許可證。這樣的話就能合法地進口到中國。我們已經進口了好幾次,但是要付進口稅。成本合起來大概要6萬一對象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