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學家周國興:至少在中國不存在“野人”(圖)
2012-05-14 10:51:11??來源:天津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我來說兩句 |
直立行走、身高超2米、手長垂至膝、腳大、雙眼朝前、面似人臉、發長且毛色黑紅——神農架的“毛人”、九龍山和元寶山的“人熊”、喜馬拉雅山的“雪人”和美洲的“大腳怪”等,世界各地的傳說中“野人”都有著大體相似的外貌特征。但是,他們真的存在嗎? 在“野人”考察圈內,這一直是個最適合笑而不答的話題。但亦有敢言者如周國興堅決地說:“至少在中國,不存在‘野人’。但我不想下一個絕對的定論,我認為還有5%的線索有研究價值,這也算是給后人一個理由,滿足他們對大自然的探索之心吧。” 傳聞“野人” 并非真正科學定義 在世界各地流傳著許多有關“野人”的故事,中國亦不例外。除古代典籍及地方志中有關“野人”的記載外,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時能聽到目擊或遭遇“野人”的消息。 有一種觀點認為“野人”曾經是人類社會的成員,由于某種原因流落在大自然里,因為長久隔絕于人類社會,人性逐漸泯滅,成為如同野獸般的生物。當他們返回人類社會后,很難恢復其人性,這就是所謂的“野人”,即野化了的人。“實際上這才是科學的定義,‘野人’說到底還是人類,不是動物,千萬不可混淆視聽。” 在周國興看來,自從有“野人”的定義以來,唯有法國大革命時期發現的一個17歲的少年,這個從小被遺棄在森林里的孩子被發現時,已經變成“野獸般的孩子”,更接近所謂的“野人”定義。 但對于什么是“野人”,科學上還另有一種說法,認為“野人”是原始人的殘存代表,即人類發展過程中停留在某個階段而殘存下來的群體。如前蘇聯的有些學者將流傳在蒙古和高加索一帶的“阿爾瑪斯野人”,看作是石器時代的尼安德特人。 “然而,現在所稱的‘野人’涵義卻頗為混雜,幾乎所有尚未被科學搞清楚的人形動物都被稱為‘野人’。即使現在已知的一些人形動物,在其尚未被科學搞清楚之前,也曾被稱為‘野人’,如亞洲的猩猩,甚至藏匿在原始叢林中某些非常落后的民族,在其被發現之初,都曾被稱為‘野人’。”周國興認為,現在我們在各種媒體上所看到的有關“野人”的傳聞,并非指嚴格科學意義上的“野人”,而是一類傳聞中有待探索的未知“人形動物”。 |
相關閱讀:
- [ 05-12]新考古發現瑪雅天象表推翻“2012世界末日說”
- [ 05-07]湖北襄陽考古發現東周車馬坑
- [ 05-03]最新考古勘探表明西安韓森冢確系秦王陵
- [ 04-28]新疆哈密考古發掘9座古墓葬和一處遺址 資料珍貴
- [ 04-22]考古發現:河北石家莊市建城史或追溯至戰國時期
- [ 04-20]黃巖島對峙持續 菲律賓聲稱已撤出考古船及漁船
- [ 04-19]菲律賓軍方稱菲考古船已撤離黃巖島海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