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信仰》執行總撰稿:最投入最深受教育洗禮的一次創作
2012-07-13 15:27: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網記者:很多觀眾看了這部片子后評價說,這部片子非常樸實,故事感人,雖然是一個很嚴肅的主題,但一點也不枯燥,讓人能夠坐得住、看得進,請您談談在創作過程中是怎樣在增強感染力方面進行努力的? 王均偉:在增強片子的吸引力、感染力方面,開始的時候,領導同志就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拍得“頂天立地”,“有情、有義、有力量”。這是非常重要的指示,給我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們不能把它寫成一部理論說教的片子,那樣就失敗了。 什么叫頂天立地?我們理解,信仰就是共產黨人頭頂的天,是引領我們前進的旗幟;人民就是共產黨人腳下的大地,是支撐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所以,全片實際上圍繞的中心,就是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怎樣在捍衛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的過程中堅守和實踐自己的信仰。從這個中心出發,我們突出“情”、“義”、“力量”三個視角。 “情”,就是以情動人,就是感人的故事情節。我們特別重視細節,這往往是最能撥動人的心弦的。比如陳樹湘烈士,感人的事跡很多,在湘江戰役中怎么指揮的、怎么戰斗的,都很值得寫,但我們只寫了一個細節,就是他犧牲的方式,他是自己把自己的腸子揪斷壯烈犧牲的,我們自己讀到這段記載的時候,眼淚都禁不住流下來,我們相信也能得到觀眾的共鳴。 “義”,就是責任心,是對黨的事業、對人民利益的高度責任感。共產黨人的奮斗、犧牲,是因為他對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對人民有高度的責任感。王進喜為什么那么拼命?因為他心里裝著國家,決心把“貧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鄧稼先為什么不顧個人安危,一次次親自到實驗場?他不知道危險嗎?不是!因為他不想讓中國被人家拉得太遠。沈浩為什么要留在小崗村,難道小崗村的生活比省城還舒適嗎?當然也不是,是他知道小崗的老百姓渴望走上富裕的道路,他有這個責任幫助他們早日完成這個心愿。 把“情”和“義”表現的充分了,“力量”自然也就體現出來了,正是有了這樣的犧牲精神和責任感,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在信仰的旗幟上,書寫一個又一個傳奇,從而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進步。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以生命踐行信仰的帶頭人,跟隨黨的隊伍才會越走越長。我們通過適當的議論、點評、總結、升華,對共產黨人的力量做了簡明的概括,希望能夠啟發大家作深入一步的思考。 新華網記者:參與這部作品的創作,您有哪些感受和體會? 王均偉:參與這部作品的創作,對每個創作組的同志來說,都是一個深受教育、深受洗禮的經歷。為了把這部片子寫好,我們可以說盡了最大的努力。從2011年3月第一稿到10月基本完成拍攝腳本,花了8個月的時間,大概修改了17稿,編出成片后又修改了10多遍。每一個負責具體工作的同志,都深感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那些為了信仰而付出、奉獻、犧牲的共產黨人。 回顧歷史,我們清楚看到,在共同信仰的感召、凝聚、引領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歷經磨難,辦成了三件大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在今天紛繁復雜的國內和國際形勢面前,我們黨面對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 理想信念是思想行動的總開關、總閘門,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一方面是當前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存在著信仰危機,共產主義渺茫論、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還有一些市場。另一方面,我們黨又面對非常艱巨的任務,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社會,要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牢記黨旗下的誓言,堅守信仰,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是我們應對和經受各種考驗,化解和戰勝各種危險的重要法寶。那些已經過去的信仰的故事,將永遠是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燈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