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 (執政中國·特稿)題:走進中央黨校 新華社記者隋笑飛 北京海淀區大有莊100號,是中共中央黨校所在地。 在人們心中,中央黨校是神圣的,在人們眼里,中央黨校又有些神秘。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記者走進中央黨校,為讀者呈現出一個比較真實完整的中央黨校。 黨校姓黨,黨校之魂 這是一個草木蔥盛、碧水相擁的大院。大院正門前,百米多長的草坪前是一塊席地而立的巨石,上面鐫刻著六個大字:中共中央黨校。 在網站上,有這樣一段話:中共中央黨校是輪訓培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干部的最高學府,是黨中央直屬的重要部門,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陣地和干部加強黨性鍛煉的熔爐,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與此對應的是,中央黨校有完備的培訓體系。中央黨校校委委員王東京教授介紹說,中央黨校設有進修部、培訓部、研究生院等部門。進修部負責省部級、地廳級干部、縣(市)委書記的輪訓;培訓部負責中青年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地區的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研究生院負責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 其實,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黨校還是一個在地圖上沒有標識,查號臺查不出電話號碼的保密單位。如今,中央黨校已經從封閉式辦學轉為開放式辦學,不過,要走進學校的大門還是要經過一個嚴格的手續。 沿校園中軸線向北走,首先看到主樓。主樓背后的廣場上,記者看到一尊巨石,刻著“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這是毛澤東題寫的中央黨校校訓。 走進中央黨校中心區,高大的樹木圍繞著噴泉,舒緩的音樂在耳邊響起。中央黨校研究室主任馮秋婷教授介紹,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五點都會播放一個小時的音樂,讓學員們在下課后可以在校園里放松地散步和思考。 79年來,中央黨校與黨和國家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決策、理論指導思想的發展變化等都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系,也一直走在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前沿。 當歷史走入新世紀,中央黨校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鮮明地提出“黨校姓黨”這一原則。2008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同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代表座談時強調,要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始終把黨校姓黨、忠誠于黨作為黨校工作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2012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習近平在全國黨校校長會議上講話時強調,堅持把黨校姓黨作為黨校的靈魂,貫穿于教學、科研、行政、后勤各個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黨校教員和管理人員的思想與行動之中。 “‘黨校姓黨’是我們黨對黨校辦學規律的深刻認識,也是中央黨校教學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景田對記者說,“縱觀中央黨校發展歷史,它發展的每一步,都是以黨的事業為己任,自覺服從和服務于黨的中心大局。” |
相關閱讀:
- [ 09-10]習近平在中央黨校2012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 [ 08-02]中央決定楊傳堂任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圖/簡歷)
- [ 04-17]梁言順與王東京任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
- [ 02-06]黨校教授否認稱鄧亞萍趙本山入外籍 稱并不關心
- [ 12-1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四問明年經濟發展態勢
- [ 09-10]李源潮:縣委書記要有高尚追求 減少應酬帶頭學習
- [ 08-19]中央黨校教授吁反腐注重網絡線索 監控官員操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