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風云際會,十年風雨兼程。今天,中國的“體制環境”逐步走向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支柱”正愈益堅實。 市場主體更富活力——過去,國有企業被比作低效、愚笨的“大恐龍”;現在,大多數國企實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治理結構,成為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分明是騰躍太空的“中國龍”。 “股改上市后,國有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僅‘形似’,還做到了‘神似’,”十八大代表、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說,“如今,建行的董事們在討論一些議案時會爭得面紅耳赤,表決時有人投棄權票和反對票。由于董事會不能干預具體經營,我擔任董事長8個多月來,沒批過一分錢貸款,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市場體系更加發達——過去,連一盒火柴的價格都要國家制定;現在,95%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決定。過去,人們不知股票為何物,首家股份制企業北京天橋百貨公司為推銷股票,不得不宣布,買他們的股票5年后可以“還本”,每年有5.4%的“利息”;現在,中國股市市值已躍居世界第三,股指的漲落牽動著億萬百姓的神經。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正向我們走來。 宏觀調控體系更趨成熟——過去,政府通過指令性計劃直接干預經濟;現在,財稅、金融等間接調控工具登臺亮相,熨平經濟波動,助力又好又快。 收入分配和社保體系更為健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我們從過去的家庭保障和單位保障,跨越到今天的社會保障,百姓的“安全網”越編越結實。 最令人矚目的是,“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在相互的化學反應中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 |
相關閱讀:
- [ 10-26]中國工會在對外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哪些要求?
- [ 10-25]工會在外事工作中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工人權益旗幟的依據是什么?
- [ 10-24]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九次會議舉行第2次會議
- [ 10-24]文化部:我國世界遺產數位列世界第三
- [ 10-24]永不褪色的“傳家寶”--中國共產黨“五大優勢”評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