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徹底取消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延續了近2600年的“皇糧國稅”終于廢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央及時推出進一步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陸續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 2010年,隨著中國農業銀行成功實現上市,從2003年底推進的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GDP達到40萬億人民幣,已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二。 中國GDP增速 創造人類經濟史紀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了年均9.9%的增長速度。最近10年,更是年均增長10.7%?!叭绱烁叩乃俣?、這么長的時間在一個13億人口大國取得這樣的發展成果,這是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笔澜玢y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林毅夫說,這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中國經濟創下了一系列的發展奇跡: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外匯儲備超過3.3萬億美元,年財政收入跨過10萬億元大關,出口額世界第一,進出口總額世界第二。 2002年,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序第六位,2007年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進程中,中國更加注重發展的均衡性。改善民生,讓更多的群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一直是中國政府努力的方向。 “這些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比如取消農業稅,給貧困家庭發放上學補貼,不斷提高貧困線標準,使中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等?!眹鴦赵貉芯恐行暮暧^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民生重于增長,質量重于速度。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中國正在告別過去猛踩油門式的高速增長,從速度邁向均衡,從數量邁向質量,從城鄉二元結構邁向城鄉統籌發展。(記者 王曦煜) |
相關閱讀:
- [ 10-26]市場經濟:跨越發展的中國創舉——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之三
- [ 10-26]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論十六大以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 [ 10-23]廣東將把軍隊退役人員服務納入社會管理體系
- [ 10-22]北京日報:在實干中迎接黨的十八大
- [ 10-21]學者總結十六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的特點
- [ 10-21]印度高官: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已進入更高層次
- [ 10-18]迎十八大重點圖書《科學發展觀與當代中國》出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