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隊自廣州起程奔赴南極
2012-11-06 10:17:09??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我來說兩句 |
原標題: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隊自粵起程奔赴南極 人民網11月6日訊,據中國海洋局網站消息,伴著汽笛長鳴聲,中國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緩緩駛離廣東省廣州市南沙碼頭,奔赴南極,執行為期162天的科學考察任務。在歡送儀式上,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致辭并向中國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臨時黨委書記曲探宙授隊旗。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在歡送儀式上致辭,廣東省副省長劉昆向科考隊贈送了紀念品,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為科考隊授紀念旗,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連增主持歡送儀式,曲探宙進行了科考隊出征準備情況匯報。 劉賜貴首先代表國家海洋局向即將出征南極的全體隊員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良好的祝愿,并向廣州市委、市政府熱情邀請考察隊到廣州市參觀、學習、交流,開展極地科普宣傳表示感謝。他說,極地科學考察工作是展示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舞臺,是維護和拓展國家權益的重要領域,也是在關系全球氣候、生態環境以及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與人類息息相關的重要區域。發展極地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極地科學考察。自1984年我國首次組織南極科考以來的28年間,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南極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北極黃河站四個科學考察站;成功組織了28次南極科學考察和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取得了許多高水平考察研究成果,為人類認識兩極、探索極地奧秘做出了重要貢獻。劉賜貴希望全體隊員牢記自己的光榮使命,在考察隊臨時黨委領導下,時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構建和諧團隊,創造和諧之旅,圓滿完成各項預定任務,譜寫極地考察工作新的篇章。 萬慶良代表廣州市委、市政府對國家海洋局一直以來對廣州市海洋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廣州是祖國的南大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海洋經濟占全市GDP總量的12%,國家海洋局高度重視廣東海洋工作。此次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發地設在廣州,表明對廣州海洋工作的支持和鼓勵。我國南極科考事業近30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極大提振了中華民族信心和自豪感,相信此次南極科考一定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據悉,中國第29次南極科學考察隊計劃航行2.7萬海里,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科考隊將繼續在南極周邊海域和南極大陸開展“極地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工作,考察南極周邊海域和南極大陸重點地區環境要素。此外,科考隊還將實施考察站站務工程,為中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選址調研、進行昆侖站二期工程建設,提高南極考察站后勤保障能力。在此期間,科考隊還將廣泛開展國際科學合作。 出席歡送儀式的還有國家海洋局總工程師、中國海監總隊黨委書記、常務副總隊長孫書賢,國家海洋局機關及局屬相關單位相關負責人,廣州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科考隊員家屬代表和學生代表等。(覃博雅) |
相關閱讀:
- [ 10-23]武漢大學7名師生出征中國第29次南極科考
- [ 06-03]中國第29次南極考察隊將于11月從廣州出發
- [ 04-12]集大女教授赴南極科考歸來 笑稱"流了很多眼淚"
- [ 03-02]中國南極科考隊員成功回收海底地震儀
- [ 02-05]第28次南極科考昆侖站隊返程遭遇暴風雪
- [ 01-25]中國第28次南極科考昆侖站隊完成任務并啟程返回
- [ 01-12]英南極科考站招聘36名后勤人員 逾3000人搶破頭
- [ 01-05]中國科考隊艱難跋涉抵達南極冰蓋之巔的昆侖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