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發現有機物痕跡 “火星生命”仍遙遠
2012-12-04 14:2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社休斯敦12月3日電 美國宇航局(NASA)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公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第一次使用其全套分析設備對火星土壤樣本進行的分析。但與太空迷“火星存在可孕育生命有機物”的猜測不同,NASA此次并沒有帶來足以“震動地球”的驚人發現。 本月初,“好奇號”項目首席科學家格洛岑科(JohnGrotzinger)接受美國國家公共電臺采訪時稱,“好奇號”搭載的火星樣本分析儀(SAM)獲得的數據“將會被載入史冊”。一石激起千層浪,紐約時報、觀察家網站、福克斯新聞臺等許多媒體都預測NASA將公布重大發現。有傳言說,“好奇號”已經發現了火星上的有機物質,從而證明火星上有生命體存在。這勾起了太空迷們無窮的好奇心,在3日發布會開始前幾分鐘,已有超過10萬人在網上收看現場直播,并以每秒鐘數十人的速度增長。 然而,當天的發布會內容卻沒有給爆炸性的猜測提供有力證據。根據“好奇號”對采集的5個樣本分析之后發現,火星土壤中存在一種含有氯、硫和水成分的新的復雜化學物,同時,樣本中還發現了一些有機化合物的痕跡——既含碳的化學物質,這是組成生命的重要成分。NASA樣本分析設備首席研究員麥哈菲(PaulMahaffy)表示,“不能就此完全確定火星上有有機物,我們會在蓋爾環形山的不同環境中繼續尋找。” 負責“好奇號”運行管理的NASA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在最新一份狀態更新中寫道:“有關‘好奇號’項目在其初期階段取得了一項重大發現的說法和猜測是不正確的。就目前為止,‘好奇號’上的儀器尚未能檢測到任何確鑿的火星有機物成分線索。” 與會科學家強調,即使檢測出了有機物,也不能排除是“好奇號”本身在地球上就攜帶上的物質,因此下一步首先要做的是“確定這些物質是否原產自火星”。 NASA在聲明中表示,因為目前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無法對火星存在的新物質進行定義和判斷,在接下來兩年的時間里,這種新的物質也將是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將要研究的重點。 耗資達25億美元的“好奇號”于美國東部時間8月6日在火星蓋爾隕石坑成功著陸,踏上了為期兩年的探測之旅,其主要任務是探明火星過去或現在是否存在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截至目前,“好奇號”已傳回超過1.1萬張火星圖片,并對這顆星球上的氣候、輻射水平進行了上百萬次的數據讀取,下一步將要展開首次鉆探作業。 盡管“好奇號”傳回的所有信息都讓人激動,但有關專家表示,要想在另一個星球找到生命線索是“十分困難而漫長”的過程,并不是靠簡單的幾次土壤分析便可得出結論。《時代周刊》評價說,偶爾爆出的消息和猜想能夠使人們持續地關注火星車的發現,這對于科學研究來說并不是壞事。但科學家也提醒人們,對科學研究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急于求得回報。(完) |
相關閱讀:
- [11-03] 天文迷搶發“好奇”號探測火星照 完整自拍照曝光
- [11-05] “好奇”號在火星大氣中未發現甲烷
- [11-16]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首次分析火星土壤
- [11-19] 好奇號新發現:火星輻射水平與低地球軌道近似
- [12-04] 美國“好奇號”發現有機物質 火星生命仍待確定
- [11-26] 英報推測“好奇”號發現有機化合物
- [11-04] "好奇"號未發現甲烷 科學家表示遺憾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