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南方集中供暖的呼聲雷聲大雨點小,反對者認為能耗太大。1月3日,經濟之聲評論:集中供暖不現實,可考慮替代辦法。 中廣網北京1月3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近幾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持續低溫,而且未來三天,冷空氣還將會影響南方大部地區。這個時候,南方要不要實施集中供暖,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網絡上“希望南方也采取集中供暖”的呼聲很高。 事實上,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話題一直有爭議。從2010年開始,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和委員中,都有人建議南方要采取集中供暖,但他們的建議并沒有得到政策層面的認可,持反對意見者大多認為,在南方地區集中供暖難度大,能耗更大。目前南方集中供暖的呼聲仍然是“雷聲大,雨點小”。 微博上曾流傳著一個帖子,說我們國家社會發展不平衡的表現之一就是:北方集中供暖,南方室內沒有暖氣。這雖然是一句調侃,但也提醒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就是要客觀地考量一下,南方集中供暖是否切實可行。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評論這個話題。 這幾天南方持續低溫,讓很多南方人再次盼望能像北方一樣,享受集中供暖。有人就說了,都是南方,湖南和海南不能比啊!也就是說,以一條線來劃分采暖區域,不少生活在秦嶺淮河以南的人,認為這不公平。也正是因為這樣,南方要采取集中供暖的呼聲不斷,但是,國家在政策層面一直沒有做出回應。南方集中供暖,是否可行,實施起來難度大嗎? 韓曉平:首先,南方特別是長江沿線,冬天確實非常冷。這些年來,全球變暖以后,水蒸氣蒸發量增加,冬天反而變得更加寒冷、更加潮濕,所以南方供暖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是供暖和大規模集中供暖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有些人提出來是不是能夠像北方一樣進行大規模集中供暖。首先,這樣做非常不經濟,北方像一些特別寒冷的地區,可能會達到210天供暖期,有些地方會達到180天,北京可以達到120天的供暖期,在山東等地可以達到大概90天的供暖期,但是南方有些地方恐怕都到不了60天,有些地方甚至可能只有40多天的供暖期,如果這么短的供暖期建設這么復雜的城市管網系統,每年運行的時間又非常短,再加上南方地下水位又非常高,管網損壞率非常高,所以從經濟性來說,肯定是不合適的。很多家庭說,只要45天的供暖,像北方一樣大概一平方米交30塊錢,更多的老百姓可能也不愿意這么去交錢。所以在南方如何解決集中供暖問題,變成了非常復雜的問題,同時也是需要大家去開動腦筋來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從客觀實際出發,從其他角度來衡量集中供暖,它實施的難度還體現在需求和建筑設施上。 |
相關閱讀:
- [ 01-02]供暖管道老化家里室溫僅10℃ 老人逛超市取暖
- [ 12-31]遼寧遼陽一周內兩發大面積供暖故障 今日將陸續恢復
- [ 12-20]北京供暖形勢嚴峻 遇氣荒黨政機關將限氣保民用
- [ 12-07]中坤遠大陷空調欠款糾紛 談判未果供暖數次中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