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平:首先南方人的需求也不一樣,有人認為需要,家里人有老人,一定要供暖;有人認為你真要給他裝了集中供暖,他反而覺得沒有必要,他說我就晚上回家,用電褥子就可以解決了,而且我也習慣這樣的生活,所以各個需求者的要求也不一樣。現在強制搞集中供暖,每家每戶安裝這樣的系統,而且要收費,可能很多消費者就不愿意這樣去做,所以也沒太大的意義。 而且南方現在更大的問題恐怕不是集中供暖的問題,而是提高建筑的保溫水平。現在南方大部分都裝的是單層玻璃,而北方是雙層玻璃,東北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裝三層的,而且里面甚至是抽真空、充氮的玻璃,墻體做外保溫、內保溫,有的內外保溫都做,所以整個的保溫系數非常高。北方再加上持續供暖,每平米實際上需要的暖量很有限,而南方非常潮濕,除濕就要消耗大量能源,再加上房子窗子都在漏風,保溫系數非常低,所以反而造成能耗非常高。這樣一方面要增加很多能源浪費,另一方面南方的能源也非常貴,煤炭運過去以后,比如在北方可能是400、500塊錢一噸,南方可能就是1100、1200,這樣使整個供暖成本非常高,而供暖服務水平又非常差,所以我想可能更重要的還是提高節能水平,因地制宜地解決供暖問題。 在無錫市建筑研究院設備總工程師沈和榮看來,從專業的角度講,南方并不適合像北方那樣進行大規模集中供暖,南方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地形復雜,城鎮居民居住較為分散,如果采取集中供暖,管道等供暖設備建造成本較高,難以實現規模化供暖,即便實現了規模化供暖,高昂的建造成本均攤到每個用戶上,也是一筆不菲的經濟開銷。另外,其實在北京,有些家庭不接受集中供暖,如有些房子沒有鋪設集中供暖管道,而是每家每戶都安裝一個小鍋爐,采用燃燒天然氣的方式取暖。 韓曉平:現在南方很多地方也都像北方一樣,安裝小的壁掛爐來解決供暖,需要在家里建立一個水暖系統,如果房子有這個裝置,可能就比較好。但同時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南方能源成本比較高,天然氣在北京是2.05元/立方米,而南方的價格要高的多,有的城市燃氣甚至達到5塊錢,所以我想還是要采用一些相對靈活的辦法,不是不能集中供暖,只是不要搞大規模的城市集中供暖,可以因地制宜的比如一個小區搞集中供暖,利用能源的多樣性。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比如周邊有工廠、鋼廠、化學工廠等的余熱,進行供暖,這個成本就變得非常低。另外,我們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現在一些高效空氣源熱泵,在南方2、3度的情況下,它的效率就非常好,如果靠近江邊、水邊,可以用水源熱泵;再加上在利用天然氣的過程當中找一些小區用分布式能源,就是冷熱電聯產,夏天可以供冷,冬天可以供暖,還可以供生活熱水,而這些熱是發電以后的余熱,經濟性就會非常好,很多人使用這個能源,既改善了生活,成本又不高,這樣可能更好地解決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其實現在的房地產開發商,新蓋的房子可以提供這樣的設施,讓那些希望能夠生活更好一點,又有能力承受能源成本的人住的相對舒適一點。 |
相關閱讀:
- [ 01-02]供暖管道老化家里室溫僅10℃ 老人逛超市取暖
- [ 12-31]遼寧遼陽一周內兩發大面積供暖故障 今日將陸續恢復
- [ 12-20]北京供暖形勢嚴峻 遇氣荒黨政機關將限氣保民用
- [ 12-07]中坤遠大陷空調欠款糾紛 談判未果供暖數次中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