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省區養老金收不抵支 中國企業年金覆蓋面窄
2013-01-04 09: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國養老體系“金字塔”企業年金“塔身”太瘦 如果把養老體系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塔底是基礎養老金,塔身是企業年金,塔尖是個人養老儲蓄。 當前,我國養老金缺口巨大,究其根源是我國養老體系的“金字塔”尚不牢固,塔底薄、塔身瘦、塔尖小。如何加固養老體系“金字塔”,關系著每一個百姓的切身利益。 塔基薄:難滿足養老需求 中國社科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近一半省區養老金收不抵支,全國養老金個人賬面虧空高達2萬億元,這意味著每個人都為老齡人口背上了1500元的債務。 與此同時,通脹高企,基礎養老金收益率偏低,難以跑贏C PI。截至2011年,基礎養老金年化平均收益率僅為1.8%。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規劃研究部副主任熊軍介紹,如果把養老金體系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金字塔的底部是公共養老基金。“雖然連續多年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至今已達到每月1700元,但通脹壓力下,這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養老需求。” 專家表示,不必談“缺”色變,養老金缺口一定程度上是社會轉軌的成本,正視問題才能推進養老制度的發展。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表示,“我們有缺口但也有辦法能平衡,中國人的社保事業不會降低水平。” 近兩年國家正在積極完善養老體系建設,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已構成當前社會的基本養老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且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但低保障、廣覆蓋決定了其無法滿足更高層次養老需求。”熊軍認為,當前我國養老體系的突出問題是養老體系單一,應構建多層次養老體系。 塔身瘦:企業年金覆蓋面窄 目前,作為養老保障的“塔身”,企業年金不僅能改善我國養老儲備基金不足的問題,還可實現儲蓄性養老向投資型養老轉變。但是,在我國這一補充養老保障面臨起步晚、覆蓋面較窄的問題。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業僅4.5萬家,參加人數達到1577萬人,累積基金3579億元。 “現階段,中國企業年金無論替代率、覆蓋率還是規模等均遠低于國際水平。”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盧萬春介紹,2011年我 國 企 業 年 金 資 產 占G D P比 重 僅 為0.76%,而全球該占比約為38%。 “近年來,百姓對基本養老保險依賴度逐年下降,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顯得尤為迫切。”熊軍說,財政部日前出臺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金融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制度,探索拓寬補充養老保障之路。 “目前只有部分大型國企有條件建立年金制度,而受困于經濟大環境的中小企業較難建立。”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表示,“但中小企業職工工資收入水平低、社保繳費低,恰恰是更需養老保障的群體。” 遼寧太陽谷葡萄莊園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霆暉告訴記者,“企業目前包括社保費在內的各類稅費已占營業額40%左右,微利狀態下我們難以建立企業年金。” 專家指出,解決養老金積累不足的問題,也可通過拓寬養老金投資領域解決。據了解,人社部正在研究出臺新的投資政策,進一步放開企業年金的投資領域,將對年金投資收益率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
相關閱讀:
- [ 01-02]加拿大改革養老金制度 公務員推遲5年退休
- [ 12-30]2012年新增就業25萬人 居民養老金提至110元
- [ 12-28]中國公務員養老金世界最高
- [ 12-27]養老金缺口巨大 如何讓養老體系“金字塔”更牢固
- [ 12-26]社科院專家:養老金制度改革沒必要沒完沒了試點
- [ 12-20]北京將建立養老金動態調整機制 將隨物價調整
- [ 12-20]人社部:企事業單位養老金雙軌制將合并統一
- [ 12-19]養老金有些“窟窿”不可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