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撤點并校調查:輟學率達到新歷史高峰
2013-01-04 15:29?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劉善槐的話,一針見血。“在學齡人口的地理分布基本沒變的前提下,只要學校減少的速度一直大于學生減少的速度,上學的距離持續增加,寄宿制學校建設未能及時跟上,輟學率劇增的臨界點必然會出現。” 據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理事長、河北省教育廳原巡視員韓清林調研,這個臨界點出現在2008年。 “從那一年開始,全國小學輟學率出現大幅度回升。” 韓清林歷數,1991年,全國小學輟學生303.23萬人、輟學率24.77‰;此后輟學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輟學生減少到62萬人,輟學率降到4.58‰。但2008年輟學人數回升到63.25萬人,2009年92.64萬人,2010年82.83萬人,2011年88.33萬人,年輟學率分別為5.99‰、8.97‰、8.22‰、8.89‰,“與1997年至1999年的輟學水平大體相當”。 我國小學輟學率有沒有大幅度反彈?是否“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11月23日答記者問時表示,10多年來,小學生輟學率都沒有高于1%的國家控制線,特別是近年來,小學五年鞏固率一直比較穩定,“說明我國小學控輟保學的措施是成功的”。“但由于我國學生基數較大,輟學問題仍需得到長期關注。” 在這其間,小學低年級成了輟學的主體。韓清林研究發現,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小學一到三年級的輟學率分別占輟學生總數的86.8%、73.7%和89.9%。“這成為了新一個歷史高峰期。” “因為農村撤并的主要是村小和教學點,它們恰恰在交通最不便的地方,對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影響是最大的。”劉善槐說,“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徒步上學,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應對路途中的安全隱患。一旦上學距離超出了一定的范圍,而學校的宿舍建設與管理未能跟上,家長往往會讓其輟學,直到其年齡能夠承受該距離,才可能讓其重新回到學校。” |
相關閱讀:
- [ 12-20]教育時評:撤點并校,是喜還是憂?
- [ 11-26]部分省市暫停撤點并校 教育部重視學生發展需要
- [ 11-25]多地盲目撤點并校導致學生上學遠校車差
- [ 11-22]農村學校數量銳減 教育部要求各地暫停撤點并校
- [ 10-24]被撤點并校改變的求學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