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撤點并校調查:輟學率達到新歷史高峰
2013-01-04 15:29?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恢復村小:“不是低水平的機械恢復” “撤點并校是在農村教育布局調整的大背景下進行的,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它的必要性。”多年從事農村教育研究的華中師范大學教授范先佐說,“但是實踐中,一些地方確實做過了頭,撤得過多。” “在布局調整中,不加區別地搞撤點并校,使大量必須保留的教學點也被撤并,這是百害而無一利。”韓清林說。 高層決策者也注意到了這一點。2012年9月,國務院頒布《關于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要求,已經撤并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由當地人民政府進行規劃、按程序予以恢復。 范先佐調查,現在江蘇北部開始適當恢復村小的嘗試,“但不是大規模的”。中國青年報記者也發現,眾多省份尚無動作。 如何恢復農村教學點,才是不走回頭路? “恢復學校,不是低水平的機械恢復,不應按照原來極不合理的標準來配置教育資源。這樣的話,農村小規模學校在硬件設施和師資等諸多方面,依然會處于劣勢。”劉善槐說。 在他看來,恢復的學校應當是“恢復之前沒有進行過科學論證的、非理性地撤掉的”。 他提出,依據因素有三:第一個是政府決策的過程中,沒有考慮所有學生上學的距離。第二個是沒有讓當地有民主表決的權利。第三個因素是撤校觸碰到了失學的底線。“比如說撤校后,到中心校存在特別艱險的路段,導致學生失學。” |
相關閱讀:
- [ 12-20]教育時評:撤點并校,是喜還是憂?
- [ 11-26]部分省市暫停撤點并校 教育部重視學生發展需要
- [ 11-25]多地盲目撤點并校導致學生上學遠校車差
- [ 11-22]農村學校數量銳減 教育部要求各地暫停撤點并校
- [ 10-24]被撤點并校改變的求學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