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馬來西亞舉行儀式哀悼MH17被擊落一周年。2014年7月17日,馬航MH17在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途經烏克蘭上空時,遭導彈擊落墜毀,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幸免,全部罹難。機上共有43名馬來西亞乘客。中新社發 趙勝玉 攝 可能是誰擊落了客機? 此次報告發布前,曾參與調查的烏克蘭前安全局首席調查人員沃夫克(Vasyl Vovk)透露,在飛機殘骸及遇難者遺體中發現的碎片,與調查人員為進行比對而拆解兩枚“山毛櫸”導彈后獲得的部件相吻合,顯示客機是遭“山毛櫸”導彈擊落。 他認為,烏克蘭境內民間武裝分子與俄羅斯“應對這宗慘劇負責”,但擔心荷蘭主導的國際調查工作“是否會將事實完全披露”。 據俄媒此前報道,俄羅斯防空系統生產商、"山毛櫸"系統制造者——"金剛石-安泰"公司曾與荷蘭安委會代表兩次會面,并向其提供了關于9M38和9M38M1地空導彈系統的詳盡信息。 此外,荷蘭安委會還握有用以確定榴霰彈型號以及可能損毀機身的導彈彈片類型而在受控條件下進行的彈頭爆轟試驗結果。 俄羅斯:調查忽視全面信息 違背常理 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希望調查遵照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展開,結果會全面充分且能嚴懲悲劇肇事者。 但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日前刊文稱,俄羅斯對荷蘭安委會專家進行的調查表示不滿,并指責荷蘭忽視俄羅斯專家提供給荷蘭方面關于空難調查的"全面信息"。 該報援引了俄羅斯航空署副署長奧列格·斯托爾切沃伊寫給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主席奧盧穆伊瓦·貝納爾·阿利烏的信,該組織于9月16日收到這封信。 信中稱,令俄方最為氣憤的是,在荷蘭調查和準備報告的過程中忽視了調查空難的一個根本原則,即結論的一貫性。調查人員沒有研究飛機的損毀性質,并以此為基礎得出邏輯結論和最終結論,而是立即得出結論稱,飛機系被"山毛櫸"地空導彈系統擊落。 該報援引信中的內容稱:"所有這些詳細的計算結果都被荷蘭方面忽視。結果他們得出的結論違背常理,不符合該武器系統的性能。" |
相關閱讀:
- [ 09-28]荷蘭專家抵達頓涅茨克地區 調查馬航MH17墜毀案
- [ 08-28]荷蘭將于10月公布馬航MH17航班客機失事原因
- [ 08-12]MH17失事現場發現疑似導彈碎片 荷蘭正調查來源
- [ 08-11]荷蘭:在烏東MH17墜毀地區發現導彈發射系統部件
- [ 08-11]俄方吁所有掌握MH17墜毀情況的國家公開相關資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