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我國糧食供需“靠天吃飯”未根本改變
2013-01-16 07:01?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據新華社電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到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靠天吃飯”尚未根本改變 李克強說,這些年,國際經濟形勢跌宕起伏,而國內發展總體平穩,農業始終發揮著基礎作用,糧食連年增產支撐著發展。“倉廩實、天下安”。糧食是安天下之本,我國糧食供需總體上仍處于緊平衡狀態,“靠天吃飯”還沒有根本改變,今后糧食消費還將剛性增長,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誰也“背”不起,只有靠我們自己。尤其是當前國際市場糧食價格高位震蕩,未來仍可能反復出現,我國農業特別是糧食這個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這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要堅持不懈地抓好。 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 在座談會上,國家糧食局負責人匯報了糧食流通工作,介紹當前我國糧食庫存總體充裕。專家們圍繞國際國內糧食形勢、糧油科技等談了看法和建議。李克強指出,解決好農業和糧食問題,要放在發展的全局中來統籌。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基本途徑,這“新四化”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孿生子”,其深度融合是產業升級的方向與動力;城鎮化蘊含著最大的內需潛力,是現代化建設的載體;而農業現代化則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基礎和重要支撐。我們說要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實質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紅線、打牢農業基礎、確保糧食安全。 李克強強調,推進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農民。要走集約、節能、生態的新路子,著力提高內在承載力,不能人為“造城”,要實現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融合,讓農民工逐步融入城鎮。要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提供市場,實現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要深化戶籍土地制度改革 李克強指出,要做好“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三篇文章。廣積糧,就是要著力穩定糧食產量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積好糧,就是要增加優質糧油的產量和儲備;好積糧,就是要改善儲運條件,減少產后損失,健全市場體系。 李克強強調,中國的改革30多年前發軔于農村,現在我們守住管好“天下糧倉”,推動“新四化”,仍然要靠改革創新。要深化企業、財稅、金融、戶籍、土地管理制度、價格等改革,釋放發展的巨大潛力、源頭活力和持久動力,最終使人民尤其是廣大農民得到紅利、收到實惠。 |
相關閱讀:
- [ 01-16]李克強談空氣污染 稱治污須有所作為
- [ 01-15]李克強考察糧食局科研院:守住管好“天下糧倉”
- [ 01-15]李克強談空氣污染治理:要公開透明 要有所作為
- [ 01-15]李克強談空氣污染治理:需全民參與 共同治理
- [ 01-08]李克強:推進新型城鎮化關鍵在提高城鎮化質量
- [ 01-07]李克強:改革要觸利益格局 改革紅利讓全民受益
- [ 01-06]李克強與鄉村醫生座談:我們一起努力,共筑健康中國
- [ 01-06]李克強:用改革的最大紅利讓廣大人民受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