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言老齡化:積極鼓勵引導建立老年社區
2013-01-16 13:2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建言) 一對夫婦將要面對供養雙方父母和撫養一個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負擔 積極鼓勵建立老年社區 政府加大購買服務,重點加強對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生活照料和服務 我國目前老齡化發展態勢十分嚴峻,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老年人口規模大,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二是老齡化速度快,2000到201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5000萬,平均每年500萬。三是解決的難度大,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數量增長較快。 老齡問題帶來的影響廣泛而深刻。人口年齡結構預測表明,我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撫養老年人,1990年為13.74人,到2025年為29.46人,2050年為48.49人,總撫養比呈持續上升態勢,這就意味著一對夫婦將要面對供養雙方父母和撫養一個未成年子女的沉重負擔。 面對嚴峻形勢,我國應將積極養老、應對老齡化戰略擴展進基本國策,使老齡事業成為國家意志,并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治理。 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按開發比例定向劃撥土地,積極鼓勵引導建立老年社區。老年社區應由政府、社會組織以及其它機構共同建立,統一規劃、整合,運用社區資源、提供社區老年人所需的長期護理服務。可嘗試按出讓商業地產的比例劃撥土地用于建立公益型養老社區。設立嚴格的審批制度,動態的入住門檻,只租不售。這種土地的使用由政府嚴格監管,服務由政府購買并監督實施,并在土地、水、電、燃氣、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同時按照老年人的特點,對老年社區的各種設施進行規劃設計,包含必要的醫療、娛樂、文教、社交等公共設施,充分考慮到老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點,進行人性化設計,達到安全、方便、舒適的要求。 政府加大購買服務,重點加強對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生活照料和服務。政府購買服務,讓社會力量運營、社區力量參與,形成政府與社會聯動式的服務體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緩解老年福利機構養老床位不足的矛盾。實施規范管理、制度管理和長效管理,明確規定服務質量、標準、規格、費用和違約責任等,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服務對象要特別針對獨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等老年群體。充分調動政府和社會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政府要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企業要增強服務意識,把優質服務擺在第一位,主動接受監督;要重視總結與推廣經驗。我國政府為特殊老年群體購買服務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特別注意已有經驗的總結、提煉和推廣,使工作避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和科學性。(全國政協委員 李宏塔)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