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十二五”規劃出臺 能源消費總量設限40億噸標煤
2013-01-25 06:49? 黃燁?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1月24日,能源板塊在A股市場中沒有表現出強勢:中國石油不漲不跌,中國石化小漲0.03元/股,中國神華等煤炭股紛紛下挫。 不過,從長遠看,中國A股市場中的一些能源股和節能環保概念股或仍將迎來發展良機——1月23日晚間,中國政府網發布了《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并明確提出,要堅持節約優先,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構建節能型生產消費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消費模式轉變,加快構建節能型國家和節約型社會,同時,深化中國能源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理順價格機制,構建有利于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等。 降低煤炭消費 《規劃》稱,要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能源消費總量40億噸標煤,用電量6.15萬億千瓦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能源綜合效率提高到38%,火電供電標準煤耗下降到323克/千瓦時,煉油綜合加工能耗下降到63千克標準油/噸。 與上述目標相配套,《規劃》稱,要優化能源結構,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30%。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65%左右。 《規劃》還明確,到2015年,要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每千瓦時煤電二氧化硫排放下降到1.5克,氮氧化物排放下降到1.5克。能源開發利用產生的細顆粒物(PM2.5)排放強度下降30%以上。煤炭礦區土地復墾率超過60%。 但業內人士認為,想要實現煤炭消費占比下降的目標,尚存一定難度。國際能源署此前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短期內難以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同時,中國等新興國家仍將是未來全球煤炭市場中的進口大國。 不過,亮點是天然氣消費比重的提升。此前的計劃是,到2015年將天然氣消費比占一次能源的5%左右,但《規劃》將目標進一步進行了提升。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對媒體說,“目前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為4.6%,按規劃用三年的時間翻一番也有可能”。 規劃稱,“十二五”時期,加快建設西北(中國—中亞)、東北(中俄)、西南(中緬)和海上四大進口通道,形成以西氣東輸、川氣東送、陜京輸氣管道為大動脈,連接主要生產區、消費區和儲氣庫的骨干管網。同時,新增天然氣管道4.4萬公里,沿海液化天然氣年接收能力新增5000萬噸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提到,要在中西部煤炭資源富集地區“鼓勵煤電一體化開發,建設若干大型坑口電站,優先發展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熱值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這意味著,在相關區域,一些電力企業將能名正言順地在煤炭產業鏈上進行布局。 |
相關閱讀:
- [ 01-17]國務院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
- [ 01-08]我國計劃“十二五”新建一至兩個南極考察站
- [ 12-08]“十二五”末基本殯葬服務將由政府買單
- [ 11-24]黑龍江“十二五”期間將培養高技能人才30萬人
- [ 11-10]張平:“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總體情況是好的
- [ 11-05]以法制化保障全民“病有所醫”
- [ 10-29]我國擬在"十二五"末初建成智能化養老服務體系
- [ 10-24]國務院:十二五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