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稱媒體夸大食品安全問題 吁設專家監審
2013-01-29 06:45:57??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南方日報訊媒體的監督報道對推進食品安全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近幾年有關報道屢現不科學、不客觀、不全面的現象,例如,“香蕉致癌”、“甲醛啤酒”、“毒蜜餞”等事件中,把“個案”推而廣之到整個行業;動輒使用“有毒”、“致癌”等詞語,夸大危害、制造冤假錯案。昨天本報了解到省政協委員李汴生在提案中指出,食品安全涉及許多科學問題,報道要講科學,講證據。 身為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的李汴生委員認為,近年來我們食品產品盡管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整體的食品安全形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目前的一些相關報道過于偏頗和夸大,使相關行業形象受損,加劇了公眾的恐慌和社會質疑,產生了明顯的負面作用。 他建議,食品安全事件報道也要強調“度”的問題,過于細節化地描寫劣質食品加工、渲染骯臟不堪的加工環境等,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夸大食品危害等,帶來社會負面效應。 特別是食品安全涉及許多科學問題。例如,食品中可能存在損害消費者健康的危害物質,但還要看所含危害物質的多少,是否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風險低就可以忽視。因此,媒體或管理部門應設立食品專家監審,今后涉及食品安全的報道應通過監審的審核。 政府監管部門應建立由各方食品安全專家參與的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專門機構,針對突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及其報道,及時、準確和全面地發出權威信息,回應媒體和民眾的疑問。 (原標題:委員稱媒體夸大食品安全問題 建議設稿件監審制度) |
相關閱讀:
- [ 01-28]委員關注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引入"食品鏈"管理
- [ 01-25]公安部稱將對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
- [ 01-25]李克強:將食品安全作為政府職能轉變考量標尺
- [ 01-25]漳州市經貿委黨組書記吳文團:食品安全四級聯動
- [ 01-25]李克強:不搞“屁股指揮腦袋”本位主義
- [ 01-23]市衛生監督所督查餐飲服務和公共場所1368家次
- [ 01-22]武平質監局監察節前食品市場 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