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霾”伏為中國發展敲警鐘
2013-01-30 11:19? ?來源:新華國際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德國《時代》周報網站1月28日報道】題:北京還要屏息至少20年 中國粉塵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量消耗煤炭。“雖然中國從多年前起就大量投資可再生能源,但大部分能源仍來自煤炭,”綠色和平組織專家周榮(音)說。今冬還有個問題:東北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度,很長時間以來都沒這么冷過。額外的取暖需求推高了煤炭消費。 另據綠色和平組織計算,像北京等城市機動車對空氣污染的“貢獻率”為20%左右。北京市許諾到今年底將淘汰老舊機動車18萬輛。到2030年,北京的PM2.5濃度要達到不足50微克/立方米這樣的標準。 周榮認為這個目標“缺乏雄心”,盡管她理解為什么政府不能一夜之間關閉所有燃煤發電廠。因為中國仍是個發展中國家,中國還存在持續的城市化進程:只要未來20年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涌入城市找工作,對鋼鐵、水泥和化工產品的需求就仍很高。這些產品來自污染空氣的重工業。任何工業國家都必須經歷這個進程,但周榮認為,北京人到2030年才能再次無憂無慮地呼吸空氣,時間耽擱得太長了。“中國人在某個時候也會失去耐心。” 須防危及中國經濟奇跡 【美國《財富》雙周刊網站1月28日文章】題:中國的環境:經濟死刑(作者克萊爾蒙特麥克納學院教授裴敏欣)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環保人士、經濟學家和中國問題學者一直都在對中國即將到來的環境災難發出警告。這樣一場災難最終在今年1月中旬以一種引人注目的形式出現了——厚厚的一層有毒污染物籠罩住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使得北京的空氣無法呼吸。 對于中國政府來說,這不過是又一次警鐘。所有人都在想的一個問題就是,北京是否最終會鼓起足夠的政治意愿采取政策措施避免一場生態災難,這樣一場災難無疑將導致中國經濟奇跡的終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