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中央嚴查公款吃喝后高檔酒普遍跌價2至3成
2013-02-05 08:44?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近來,中央等有關部門要求嚴查公款吃喝。“新華視點”記者采訪發現,茅臺等名酒價格應聲下跌,跌幅普遍達20%至30%。 專家指出,以往某些名酒價格“只漲不跌”并非“市場原因”,而是公款吃喝在為其“撐腰”,不僅導致了國內酒業的畸形發展,而且還助長了奢侈浪費之風的蔓延。 禁令“一劍封喉” 高酒價“扛不住”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全國不少地方下發了“禁酒令”;剛結束的各地方“兩會”上,“公款禁酒”也成為代表委員的一致呼聲…… 隨著“嚴查公款吃喝”的風聲越來越緊,失去公款“撐腰”的某些名酒終于“扛不住”,紛紛降價促銷。 在上海一家茅臺酒專賣店,指導價1519元的茅臺最低打出1360元的“促銷價”。而去年同期,同樣一瓶酒,竟被炒到2200多元,還一瓶難求。 另一名酒五糧液的情況類似,記者在上海五角場一家百貨店看到,指導價1109元的五糧液以不到900元的價格出售。名酒“只漲不跌”的泡沫似乎已被“擠爆”。 “以往這段時間主要做單位生意,現在有關禁令一出,生意明顯下滑。”一位高檔白酒代理商告訴記者,“實際上一些酒企試圖利用提高出廠價的辦法‘保價’,但已經不管用了,高檔酒零售價跌破指導價的比比皆是。” 白酒專家鐵犁認為,嚴查公款吃喝的情況下,酒價無法再靠公務消費支撐,高檔白酒價格普遍降了兩三成。 一位長期從事高檔酒營銷人員說,公款采購是國內酒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柱,一些紅酒企業的銷售,單位或公款采購占30%至40%,而知名白酒企業,公款采購超過50%的也不少,可以說中國酒類市場的一大“引擎”就是公款消費。 《酒海導航》總編張勇認為:“管住公款喝酒,是打到了國內白酒市場的‘命門’,加上前段時間塑化劑風波,酒業尤其是高檔白酒價格下滑是必然的。” 記者采訪發現,近來公務接待中,喝酒確實收斂不少,有的將白酒改為紅酒,就是喝白酒,上千元的高檔白酒也有所減少。 |
相關閱讀:
- [ 01-29]光明日報:要挖出“潛伏”的公款吃喝
- [ 01-28]重慶人大代表建議“實名制”扼制公款吃喝浪費
- [ 01-28]福州市民建議:杜絕餐桌浪費應整治公款吃喝
- [ 01-22]海南改進工作作風后仍發現公款吃喝一桌1.5萬元
- [ 01-21]吉林書記斥公款吃喝:官員一頓上萬 百姓吃不起飯
- [ 07-31]網曝深圳財政委設空中走廊直通酒店 被疑公款吃喝
- [ 03-27]專家稱部分官員7成時間在吃喝 幾天沒飯局就饞酒
- [ 03-02]中國公款吃喝一年3000億 九三學社擬交提案遏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