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首提扶持家庭農場 專家:不能靠行政推動
2013-02-16 13:10? 陳偉?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學習貫徹一號文件系列訪談 糧食生產須臾不能放松 ——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小青 本報記者 陳偉 2012年,我國糧食生產實現歷史罕見的“九連增”。在糧食連年豐收的喜人形勢下,2013年一號文件仍然作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任務艱巨”的論斷,并提出了一系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政策措施。正確認識和理解當前的糧食供求形勢,深入領會并貫徹好一號文件提出的各項重要政策措施,是進一步做好糧食生產和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最近,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小青,請他對一號文件相關條文或背景做出解讀。 記者:如何正確認識當前的糧食供求形勢? 徐小青:保障糧食安全是國家的基本方針,也是一貫的、長期的政策。糧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供給一旦發生問題,就會對整個國民經濟發生很大的影響。回想一下2003年,當時糧食產量掉到8600億斤,當年缺口達到1200億斤,這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黨的十六大確定了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思路后,中央加強支持和發展“三農”的政策,形成“少取、多予、放活”的工作方針。這十年來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支持和保護農業發展的政策,比如取消農業稅,建立四項補貼制度,建立了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制度,玉米等重要農產品的臨時收儲制度,對糧食主產區的一系列支持扶持政策等。經過十年的努力,糧食產量實現了“九連增”,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5.7億噸。糧食連年增產,儲備比較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對糧食生產掉以輕心,認為糧食沒問題了、糧食過關了,這種情緒上的放松,容易導致工作上的放松,忽視糧食生產,這就很容易出問題。這是一種危險的傾向,應當防止。 |
相關閱讀:
- [ 02-14]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發展“家庭農場”
- [ 02-04]華媒關注一號文件后的習李足跡 頻訪基層探貧困
- [ 02-03]大連商品交易所加快發展完善農產品期貨市場服務"三農"
- [ 02-01]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解讀中央一號文件
- [ 02-01]中央一號文件十年鎖定三農 農機或成最大贏家
- [ 02-01]中央一號文件: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
- [ 02-01]中央一號文件:不鼓勵企業圈地將農民趕進城
- [ 02-01]我國將用5年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確權頒證工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