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常從天降,重視勿慌張——專家解讀“隕石雨”
www.fjnet.cn?2013-02-16 22:49? 蔡玉高、周潤健?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小概率、高危險 “隕石雨”事件需重視 在國際天文學界,目前對隕石與小行星并無明確界限,直徑1米以上的隕石都可稱為小行星。小行星大多由石塊、金屬和塵埃構成,小如卵石,大如山脈,形狀不規則,外表暗淡。它們本該聚集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被天文學家稱為“小行星帶”的地方繞太陽公轉。但它們由于質量較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攝動而遠離原來的軌道。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可能成為它們的目標。同樣道理,彗星也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表示,這起事件告訴人們,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一直存在的。 王思潮、趙海斌等天文學家介紹,體積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典型的小概率、高風險事件。國際天文學界的統計分析顯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大小與其體積大小是成反比的,即體積越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就越小。直徑1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大約1億年一次,直徑1公里以上的大約50萬年一次,直徑140米以上的5000年-1萬年一次,像通古斯那樣的大約三五百年一次。 王思潮介紹,俄羅斯的“隕石雨”事件的發生一點征兆都沒有,這表明目前人類對小行星的監測不能盡如人意,特別是對直徑只有幾米的小行星,由于此類小行星個頭小、非常暗,因此很難被觀測到。這就需要全球天文學界進一步提高觀測水平,防患于未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