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羊肉是肉嗎? 遼陽一企業用鴨肉造假(圖)
2013-02-17 20:57:15??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我來說兩句 |
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食藥大隊劉祖含:保水劑是起到讓肉制品保持它原有的肉體水分,而他們這個保水劑是放保水劑之后能額外注水,這樣的話這個肉原來是一百斤的肉,通過他們這個保水劑之后就變成了一百幾十斤,一百二十斤,重量增加了。 那么,這種添加后不僅能保持肉質水分,還能增加重量的神秘物質保水劑,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呢?在遼陽升泰肉產品加工廠記者看到,被稱為保水劑的添加劑是一種白色粉末,裝在編號為3號和7號的大袋子里,一袋有25公斤重,這些添加劑的袋子上既沒有標明產品的名稱,也沒有生產企業的廠名廠址,只是用筆簡單標注了編號、重量,是典型的“白袋子”,明顯違反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關于“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的相關規定。 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食藥大隊姚國亮:包裝上沒有寫明3號和7號,它上面都沒有字,沒有任何的標識。 據警方調查,在假冒羊肉卷的生產過程中,保水劑的添加非常隱蔽。假冒羊肉卷生產的最重要工序在這個緩化解凍間進行,所有的秘密也基本都隱藏在緩化解凍間里的這個大水池里。 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食藥大隊姚國亮:這邊是緩化解凍間,當時我們進來的時候,工人正在生產,把劣質肉的原料和添加劑泡在水池子里面,作為混合。 記者:當時是一些什么肉? 鞍山市公安局鐵東分局食藥大隊姚國亮:是鴨肉、鴨皮、還有一些添加劑。 據楊某交代,在緩化解凍間,工人們首先把保水劑和其它色素等添加劑放入水池中溶解;等所有添加劑溶解完成,再把冰凍的鴨肉、羊油等放入水池解凍,解凍后的鴨肉、羊油經過浸泡,就會充分吸收保水劑、色素等各種添加劑。最后經過攪拌,成色均勻的鴨肉羊油混合物就可以打撈出水,冷凍后便能加工切割成色彩鮮艷的羊肉卷。楊某承認,經過保水劑處理過的假冒羊肉,分量至少會增加20——30%。 那么,這種白袋子包裝的能增加肉制品分量的添加劑,到底是些什么東西做成的?會不會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警方把3號和7號添加劑樣品送往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的全成分定性表明,兩種添加劑均含有肉制品禁用的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是一種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用量過多會對人體肝臟產生危害,嚴重的可致癌。國家強制性標準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列舉了可限量添加苯甲酸鈉的果醬、乳膠糖果、碳酸飲料、葡萄酒等21種類別的食品,最大限量僅為2g/kg。這21種類別的食品中,不包括任何肉制品,也就是說,苯甲酸鈉在我國屬于禁止用于肉制品加工的添加劑。但在3號添加劑中,不僅檢出了苯甲酸鈉,而且含量竟然高達12.12 g/100g。 公安部治安局六處處長許成磊:盡管苯甲酸鈉可以用到一部分食品里,這個根據國家的規定,但是像生鮮肉,冷凍肉也是禁止添加這種物質的。從最后的檢測結果來看,可以看到苯甲酸鈉在這個涉案的羊肉卷里也檢出了,而且含量也是大大超過了國家的規定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遼陽升泰肉產品加工廠不僅把嚴禁用于肉制品加工的苯甲酸鈉用在了假冒羊肉卷的生產過程中,還違規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用于食品工業的有毒有害物質——亞硝酸鹽。記者注意到,7號添加劑的檢測報告顯示,這種添加劑不僅檢出了苯甲酸鈉,還檢出了劇毒物質亞硝酸鹽,含量高達20.69克/100克。 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咸,外觀及滋味都與食鹽相似,肉類制品中也允許作為發色劑限量使用。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亞硝酸鹽是劇毒物質,成人攝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亞硝酸鹽分解出的亞硝胺還能夠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有致畸作用。亞硝酸鹽同時還是一種致癌物質。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亞硝酸鹽僅允許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殘留,限量最高僅為0.003克/100克。 |
相關閱讀:
- [ 02-17]商販賣山寨“政府儲備肉”:雞鴨肉冒充牛羊肉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