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在突破體制性障礙
2013-02-18 08:40? 胡東林?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17日表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在于突破體制性障礙,盡快制定總體改革方案。 吳敬璉是在以“改革的重點任務和路徑”為主題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3年年會”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說,增長方式轉型已經提出近20年,至今未能取得顯著成效,問題在于體制性障礙未消除。由于“政府主導”抑制了市場在有效配置資源和形成兼容激勵中的作用,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快城鎮化都起了負面作用。 吳敬璉認為我國城鎮化質量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土地產權制度缺陷使獲取土地差價成為各級政府推進城鎮化的主要動力;二是政府偏離提供公共品的職能定位,成為“城市經營者”,財政也偏離公共財政的方向;三是各級政府的GDP增長導向,使我國城市化離開了創新的基本功能,部分地區甚至演變為大拆大建的“造城運動”。 對于貧富差距過大,吳敬璉認為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首先是初次分配中勞動收入的份額低下;其次是土地產權不明確使廣大農民土地收益受到侵蝕;再次是資本市場缺乏規范使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此外,還有壟斷特權損害中小企業和消費者權益。 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在論壇上對2013年提出了三點政策建議:一是盡快進行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體制改革,提高制度公信力:二是國家有關部門要盡快做一個官方隱性債務的測算,也就是說頂層設計:三是在全國建立一個電子平臺。通過這樣一個電子網絡平臺,有助于提高全國統籌水平。 □本報記者 胡東林 |
相關閱讀:
- [ 02-17]吳敬璉吁建“中央班子”啟動改革總體方案研制
- [ 10-11]吳敬璉回應與林毅夫異見:有信心但需改革再出發
- [ 09-17]吳敬璉:地方投資計劃達17萬億 錢從哪來
- [ 07-15]袁隆平吳敬璉等獲評“影響中國改革20年20人”
- [ 02-24]市場化要解除行政力量干預
- [ 02-19]內需催生訂單 中國東部沿海有望率先經濟復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