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隱性負擔調查:不塞紅包遭刁難怎么辦?
2013-02-20 10:35:36? ?來源:半月談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我們跟負責建筑質量和安全的干部打交道比較多,工程建設中每到一個節點,他們都會過來檢查,有時會有五六個人。我們負責車接車送,臨走時還會給每個人送上一個千元大紅包。不塞紅包,遭刁難怎么辦?”一家建筑企業負責人無奈地說,要是沒有“表示”,他們會找理由說工程存在問題需要整改,企業就算是花錢“消災”吧。 如果檢查過多,企業也“吃不消”。在一家企業工作的小劉說,一些執法部門檢查過于頻繁,有的派幾個人駐點好幾天,甚至還有長達3個月的檢查,陪吃陪喝不說,還影響了企業的正常工作。 收取“會員費”,也是當前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之一。有些部門為實現創收目標,要么自己創辦協會,要么主要領導兼任協會負責人。他們將公權力與會員收費捆綁在一起,通過各種方式要求企業加入協會,繳納一定數額的費用,這讓企業“進退兩難”。 “有些部門把企業年審、驗照等與個體私營經濟協會會費掛鉤,如果企業敢不交會費,相關部門就會刁難。”華東地區一家房地產企業財務部負責人說,這算得上是自愿繳費嗎?而且對于會費如何支出,會員也沒有知情權,這樣的協會如何能為企業服務? 據部分企業反映,他們除了要面臨“檢查費”“會員費”的負擔外,還常常承擔“宴請費”“贊助費”“好處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這些讓企業很“受傷”。 一家金屬加工企業總經理表示,他所在的企業要繳土地增值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印花稅、房產稅等近10種稅。繳稅本無可厚非,但部分稅額竟可以“商量”,如房產稅因計量單位不同,繳稅額可能相差幾萬元,要想少繳點稅,承擔各種費就難免了。 記者發現,對于這樣的費用支出,有的企業心甘情愿,自認為花錢買平安,甚至還能得點好處;而有的企業雖不情愿,但在遭受刁難后,也會逐漸屈服。其結果是,企業負擔在無形中加重,少數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則逐漸背離了服務的本職。 中小企業不僅是創新之源、活力之源,更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因此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央反復強調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各級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隱性負擔”容易被人忽視,在當前地方財政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這尤其需要引起重視。 專家認為,減輕中小企業“隱性負擔”,除了嚴厲查處、切實整頓之外,還應按照十八大精神的要求,進一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加強制度建設,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企業只要合法經營,就能夠有一個更加透明和可預期的發展環境。(記者姜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