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國家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2013-02-20 14:11?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五、 關于2012年保護知識產權及打擊侵權假冒工作 (一)積極開展專項整治。 2012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共部署開展了11項專項整治。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嚴厲查處了各種侵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制售假冒偽劣農村市場商品以及藥品、農資、汽車配件,通過進出口、網絡商品交易等方式售假的違法行為。同時,開展打擊犯罪行為的集群戰役和破案會戰,依法快捕、快訴、快審、快判侵權假冒犯罪案件。 行政執法部門共查辦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325271件,涉案金額88.9億元,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6999件,搗毀侵權和制假售假窩點20721個。公安機關共破獲侵權假冒犯罪案件43773件,抓捕犯罪嫌疑人60306人,涉案金額113.2億元。檢察機關共批捕侵權假冒犯罪案件8194件、犯罪嫌疑人14842人,審查起訴案件16143件、28419人。審判機關共受理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5121件,審結14662件,生效判決人數17869人。 (二)長效機制建立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法律法規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完成了《商標法》修正草案,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出臺了審理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發布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標準;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意見。 二是宣傳教育廣泛深入。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在辦公場所、汽車站、火車站、商業區、大中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人員集中場所張貼條幅、發布公益廣告、播放宣傳片、發放宣傳冊,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現場咨詢、政策宣講會、專題講座、成果展覽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誠信建設得到加強。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延伸,積極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和誠信宣傳教育,建立違規失信行為數據庫,發布違規失信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相關責任人的“黑名單”,推動建立失信懲戒機制。 六、 關于2012年我國承接服務外包情況 (一)服務外包業務規模穩步增長。據服貿司業務統計,2012年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44636份,合同金額61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執行金額465.7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38.5億美元,同比增長34.4%,執行金額336.4億美元,同比增長41.1%。 (二)服務外包業務仍以信息技術外包為主。2012年,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占比分別為56.1%、15.5%和28.4%。 (三)服務外包業務以美歐日為主要市場。2012年我國承接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外包執行額依次為89.4億美元、54.6億美元和48.3億美元,占總執行額的26.6%、16.2%和14.4%。 (四)服務外包業務就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1159家,從業人員428.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291萬人,占總數的67.8%。 |
相關閱讀:
- [ 02-20]商務部:茅臺五糧液銷售明顯下降
- [ 02-20]商務部:2月底3月初中國貿易額在全球排名將揭曉
- [ 02-08]商務部:一季度加大對酒類等商品監督檢查力度
- [ 02-04]溫家寶:春節期間重點查處囤積居奇等不法行為
- [ 01-31]商務部:將投放9250噸儲備肉及冬儲菜確保春節供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