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成各地新目標 戶籍土地改革為先
2013-02-21 09:59? 黃燁?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不管是“關鍵”,抑或“挑戰”,斯蒂格利茨關于城鎮化的預言都成為了現今中國最熱的話題和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在分析人士看來,新型城鎮化是一個促進經濟社會更加協調發展的過程,更是一個城鄉各方面利益關系大調整的過程。目前來看,各地方政府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盲目追求鋪大攤子、延續以往城鎮化問題的可能和風險。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應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現 狀 城鎮化成各地新目標 據報道,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等十多個部委參與編制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于2013年全國兩會前后發布。消息稱,“該規劃將涉及全國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p>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示,“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p> 近期,不少地方政府紛紛對上述城鎮化的定位進行了“回饋”,先后出臺了與城鎮化有關的具體措施或目標。 山東省人民政府1月24日發布的《山東省城鎮化發展綱要(2012-2020年)》稱,該省城鎮化發展仍存在“質量不高、速度不快”的問題。特別是“城市群發展滯后,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小城鎮規模小、實力差,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不足、承載力不強,城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鎮化綜合配套改革和發展動力不足等”。 對此,山東省表示,到2015年,該省城鎮化率達到56%;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3%。其中,山東還提出了少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2015年達到47%,2020年達到56.5%。所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按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這是相對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概念。 山東省同時提出,到2015年,“每年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0萬人;城鎮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5萬元,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45%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5年下降17%”等目標。 據《河南日報》報道,河南省省長郭庚茂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后5年,要加速發展新型城鎮化,目標是“城鎮化率達52%以上,現代城鎮體系基本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初步形成”。 “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持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被列為河南省重點工作的第二條內容。郭庚茂說,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把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重點放在中小城市,鼓勵引導就近城鎮化。增強城鎮產業支撐能力,推動以產興城,更好解決進城農民就業問題。同時,“優化城市形態和布局”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也是推進城鎮化的舉措之一。 云南和貴州在去年“城鎮化”成為熱詞之前,就設定了目標。據悉,云南的目標是,到2015年城鎮化水平達到45%左右,2030年達到65%左右;貴州的目標是,到2015年,全省城鎮人口增加至1450萬人左右,城鎮化率達到41%左右,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 |
相關閱讀:
- [ 02-20]且慢歡呼“城市的骨架拉開了”
- [ 02-05]分析稱小城鎮是加快城鎮化重要舉措 并非唯一途徑
- [ 02-05]專家稱城鎮化限制大都市是誤區
- [ 01-31]湖北十堰"削山造城"引發城鎮化反思 當地承諾整改
- [ 01-29]山東發布城鎮化發展綱要 推動農民“就地城鎮化”
- [ 01-29]“大拆大建”給城鎮化提了個醒
- [ 01-23]城鎮化莫以高能耗為代價
- [ 01-20]媒體稱城鎮化需摒棄對農民工經濟性接納社會性排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