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進駐青島見證中國百年海軍沉浮
2013-02-27 11:20? 鄭文浩?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新華網專稿(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一條航線,將大連和青島兩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連在一起;一艘巨艦,也見證了中國海軍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百年沉浮。對于海軍來說,大連和青島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使其具有成為艦隊母港的天然優越性。現在大連市下轄的旅順,在清朝就是北洋海軍的重要基地,曾被譽為當時亞洲第一軍港。但甲午戰爭之后,中國海上力量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面臨有海無防的尷尬境地。 99年前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當時北洋政府海軍總排水量才僅僅4萬噸。日本為了圖謀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殊地位,同時仰仗海軍的強大,竟無理要求將山東“黃河以南劃為中立外區域”,以便日軍任選地點登陸,并要求中國撤退膠濟鐵路沿線及濰縣一帶的駐軍。對此,當時北京政府既在內外壓力下不敢公開應允,又不敢得罪日本,居然向日本政府保證,如在中立地區登岸,中國“自當抗議”,然而絕無“抗拒之舉”。1914年9月2日,日軍獨立18師團在青島以北150公里處的山東半島海岸龍口登陸,向青島發起全面進攻,青島淪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亞洲的唯一戰場。“遼寧”艦選擇青島某軍港作為停泊港,原因是多方面的。 新中國成立之后,青島見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支驅逐艦部隊的誕生。1950年9月,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一軍軍部機關和海軍青島基地籌委會為基礎,正式組建海軍青島基地。1954年10月13日,兩艘蘇聯海軍“列什切里內依”號和“列齊威”號驅逐艦到達青島3號碼頭,10月26日,中蘇雙方舉行交接簽字儀式和命名授旗儀式。海軍參謀長周希漢宣布中央軍委命令:將“列什切里內依”號改名為“鞍山”號,“列齊威”號改名為“撫順”號。1955年,在華東軍區海軍、中南軍區海軍分別改名為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后,青島基地成為當時唯一一個直屬解放軍海軍司令部的海軍基地。在建國后很長時期內,青島作為海軍最強北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的重要基地,對于保衛渤海灣和首都地區的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遼寧”艦選擇青島某軍港作為停泊港,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青島作為北海艦隊的重要基地,本身就具備了停靠航母編隊艦艇的能力。因為航母行動均為編隊出動,除了航母本身以外,還有數艘護航艦艇,甚至包括水下護航的核潛艇。其次,青島和美軍著名的航母母港諾福克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緊鄰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而青島距離建造“遼寧”艦的大連要距離遠一些。然而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可容納“遼寧”艦的青島某軍港最大的特征是擁有自己的維修船塢,能夠維修北海艦隊主要的水面艦艇。目前在“遼寧”艦訓練摸索意義大于實戰意義的情況下,青島和大連的距離并不是問題。第三,青島的位置,比較適合“遼寧”艦的訓練。筆者認為大連附近海域相對比較狹窄,不適合航母及其編隊的日常訓練。而且航母還包括艦載機的起降訓練,而在大連附近,不但空域會有限制,而且勢必會影響北京進出港國際民航客機的航線。而在青島以南海域,面積更加廣大,對民航的影響也更小。 正如遼寧艦航母政委梅文所說:人民海軍只有形成強大的遠海防衛作戰能力,才能為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不應是束縛海軍發展的“鎖鏈”,而應是走向遠海大洋的“航標”。今天,“遼寧”艦從大連駛進了青島,未來,中國航母將從這里走向大洋! |
相關閱讀:
- [ 02-27]遼寧艦進駐青島引發猜測 三亞或為國產航母駐地
- [ 02-27]遼寧艦首次靠泊青島航母新軍港 歷時4年建造(圖)
- [ 12-29]央行發行遼寧艦金銀紀念幣 面額最大2千元(圖)
- [ 12-24]造船專家:“遼寧艦”須加緊研制彈射器
- [ 12-08]“遼寧艦”銀裝素裹 艦員出動清理積雪
- [ 12-05]遼寧艦服役印嚴重憂慮 擬派印戰艦赴南海練戰
- [ 12-05]“遼寧號”艦載呼吸器作為消防設施亮相(圖)
- [ 11-25]我國艦載機飛行員選拔極嚴 至少飛過5個機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