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中國政治生活呈現新氣象
2013-03-02 16:3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隨著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3日在京開幕,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舉行,中國進入了又一個政治季節。 過去3個月來,人們看到中國政治生活中“新意”和“新風”迭現,隨著兩會的召開,人們期待著“新政”的深入推行。 今年兩會時逢換屆,將產生中國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新的政治架構和布局呼之欲出。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月28日的民主協商會上強調,搞好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人事安排特別是高層人事安排,是開好全國“兩會”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的大事。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中國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體現,兩會還將進一步夯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并作出新的具體部署。 人們還期待兩會在民主法制建設上,把中國的現代化提升至新的水平。中共新領導人履新不久便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的主題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習近平再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法律專家把這些表態解讀為,未來中國將更加突出法治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公布了2987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名單,這是中國在明確取消城鄉差別、一步到位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后,首次產生的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人民代表。 在這些代表中,來自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占了總數的13.42%,比十一屆提高了5.18個百分點,其中農民工代表數量大幅增加;而黨政領導干部代表比例則降低了6.93個百分點。 “工人、農民甚至農民工等階層的基層代表不斷增多,減少領導干部代表,這一增一減有利于人民當家做主,進一步擴大人民民主。”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青島琴島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偉程說。 政府自身的改革也再一次提上議事日程。《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廣受矚目。這意味著中國將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 進一步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將是中共未來施政的一大著力點。《求是》雜志社研究員黃葦町認為,推進施政透明公開,接受公眾輿論監督包括新聞媒體的監督,也是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的有效手段。 春節前夕在與黨外人士座談時,習近平不僅強調中國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也鼓勵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敢于講真話,講“逆耳之言”。 中共領導層無疑已充分認識到黨自身建設面臨的巨大挑戰。 今年兩會的熱點調查中,反腐倡廉再度成為最受公眾關注的話題之一,體現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迫切和艱巨性。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反腐決心十分堅決。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警告“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他指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一段時期以來,包括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在內的一批涉嫌違紀的官員受到查處。 中央率先垂范改進作風的新舉措令人們感到振奮。一段時間來,中共中央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推動了反對鋪張浪費、倡導厲行節約的六項禁令。 分析人士認為,中共新領導集體是以更有效手段,匡正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凝聚人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辟通途。 “推進法治、發揚民主、嚴格紀律、完善制度將是未來中國政治發展的方向。”黃葦町說。(傅雙琪 馬揚) |
相關閱讀:
- [ 03-02]兩會新華時評:聆聽家國夢想行進的足音
- [ 03-02]兩會倒計時:現代化農業,既要講規模也要講成本
- [ 03-02]人民大會堂節儉布置靜候兩會召開
- [ 03-02]兩會明星談履職、答熱點 “明星議政”爭議再起
- [ 03-02]兩會前瞻:政壇新陣容 人事新布局
- [ 03-02]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舉行
- [ 03-02]外國記者:若實現"和諧社會"將是真正的豐功偉績
- [ 03-02]成龍第一次參加兩會 一臉憂郁舉手哀嘆"太鬧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