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明委員:建議十一黃金周命名為"全國義工周"
2013-03-02 17:48? 陳鍵興?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香港特區全國政協委員龍子明此次帶來的提案之一有關“中國義工文化建設”。 “我的建議是,把‘十一黃金周’命名為‘全國義工周’,還有就是培養義工精神也要從娃娃抓起。”他2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現任香港學生活動基金會召集人的龍子明說,這些年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蓬勃發展,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上,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的救災和災后重建中,都能見到他們,還有不少人扎根西部或是參與海外志愿服務。此外,全國共組建文化志愿服務團隊2000多支、登記在冊人數突破30萬。 對自己的提案,龍子明顯然做了不少“功課”。“與西方發達國家和我國香港相比,內地的義工文化還比較薄弱。比如,每3個德國公民、每5個英國公民中,就有1人從事義工勞動。在香港,目前參與義工服務的機構有2100個,不少民間組織和企業都設有義工隊,登記義工有100萬人,大約每7人中有1人登記義工。”他說。 “我們國家需要大力推動義工文化和隊伍建設,為困難群體和家庭提供重點服務,包括幫教、助學、助醫、矛盾調解、法律援助、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等社會公益服務。這對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是大有好處的。”龍子明舉例說,針對留守兒童多,孤寡老人多,以及城市務工人員子女教育等問題,義工服務是大有可為的。 除了建議將“十一黃金周”命名為“全國義工周”之外,他還以美國為例提出:“我們國家是不是可以從中學起,就組織學生走向社會,從事各種各樣的義工活動。大學招生時,也可以將考生是否有過義工經歷作為錄取標準之一,并規定大學生義務工作的工時或學分要求。” 此外,龍子明說,香港上千個義工組織涉及數十個行業,服務對象、方式和內容包羅萬象,配合了社會的不同需求。 “所以,我也建議內地各個行業和團體成立不同的義工組織,讓有興趣的公民選擇個人喜歡的義工服務,通過不同途徑參與義工服務。”他說。(記者 陳鍵興) |
相關閱讀:
- [ 03-02]政協新聞發言人呂新華介紹十二屆一次會議議程
- [ 03-02]十二屆政協新聞發布會今日舉行 呂新華任發言人
- [ 03-02]外交老兵呂新華變身政協發言人 稱將用事實說話
- [ 03-01]政協會議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
- [ 03-01]政協章程的制定和歷次修改情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