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壯麗的“中國夢”,進發——寫在2013年“兩會時刻”開啟之際
2013-03-04 07:06? 李斌、季明、何宗渝、顧瑞珍?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把他們對‘中國夢’的期待告訴大家” 2008年,村里有了手機信號,通信不再靠‘吼’了;2010年,村小學的三個教學點陸續建成,孩子們上學的路程縮短到半小時以內;2011年,村里有了硬化公路,摩托車道也把每一戶村民連接了起來……” 兩會開啟時刻,四川宜賓珙縣王家鎮和平村村委會主任、全國人大代表王明容帶來了村子近年來的發展喜訊。 和平村的變化,是過去5年“中國答卷”的縮影--面對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重大考驗和挑戰,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科學應對,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5年間,中國經濟保持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四躍居世界第二;5年間,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增”“九連快”,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形成;5年間,神舟飛天、嫦娥奔月、蛟龍入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即“中國夢”的實現,從未離我們如此之近。 “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也是全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全國政協委員潘剛說。 鄉村女醫生馬玉花來了-- 這位寧夏吳忠市同心縣王團鎮羅家河灣村的女村醫風雨無阻行醫16年,光自行車就騎壞了十幾輛。來北京前,村里相鄰都跑來送這位全國人大代表。 “這些年,喜的是村民慢性病防治有了基本保障;憂的是,大病還是看不起。鄉親們讓我把他們的心聲帶到北京,把他們對‘中國夢’的期待告訴大家。”馬玉花說。 檢察官李鉞鋒帶著近30份提案和發言來了-- 兩會前,這位祖籍臺灣、已是第三屆任職的全國政協委員利用周末和假期到廣東、福建跑了5天,找臺商、問專家,集思廣益…… “我帶來了加強扶持引導促進臺資IT產業根植西部地區、商簽兩岸和平協議等提案和發言。”他說,作為政協委員,關鍵是要深入調研,聽真話,察實情,積極建言獻策,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下去。 會上,代表委員帶來了各族各界的聲音;會外,人們對兩會充滿期待,各大網站紛紛開展兩會調查或征集建言。 無數網民輕點鍵盤敲出的文字,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中國夢”的憧憬。 |
相關閱讀:
- [ 03-04]兩會花絮:記者“圍追堵截” 官員“見招拆招”
- [ 03-04]外國駐華使節看兩會:中國會做出正確決策
- [ 03-04]治霾除污緩解環境焦慮:“美麗中國”需有所作為
- [ 03-04]北京代表團六成新面孔 基層代表比例提高
- [ 03-04]“80后”農民工代表為參加兩會提前給女兒斷奶
- [ 03-04]以民主的力量讓國是從未定到確定
- [ 03-04]以協商求共識多參與謀善治
- [ 03-03]記者親身體驗兩會“不封路”:交警加強疏通獲肯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