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首秀”親和如“拉家常” 柔中帶剛直面熱點
2013-03-04 13: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就會議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圖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傅瑩亮相并答問。中新網記者金碩 攝 中新網3月4日電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出任大會發言人的傅瑩針對記者提出的多個熱點問題正面作答,娓娓而談如“拉家常”,柔中帶剛,凸顯自信從容。 據悉,這是全國人大設立發言人來首次啟用女發言人。現年60歲的傅瑩,目前是主管亞洲地區、邊界與海洋事務和翻譯室的外交部副部長。 談改進會風:會期壓縮 制定改會風新舉措 近來,中國上下掀起狠剎奢靡浪費的清政風。本屆兩會采取多項措施著手轉變會風,從會場布置、餐飲、交通到會期,都出現新的面貌。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傅瑩介紹,大會秘書處研究制定了改進會風的具體措施,包括嚴格控制會議經費支出;簡化會場布置;提倡代表緊緊圍繞大會議題發言;要嚴格執行會議伙食標準;統一乘坐大車出席會議,盡可能不封路;適當壓縮大會簡報;充分利用全國人大機關辦公場所和設施,減少租用賓館等場所等。 發布會現場,有記者提出,前不久召開的地方兩會,都采取了一些改進會風的措施,這其中就包含了壓縮會期,但本次大會和往屆相比,會期似乎并沒有壓縮很多。 對此,傅瑩回答說,在整個大會的籌備過程中,大會秘書處根據改進會風的要求,對能不能或者說對如何壓縮會期做了不少研究,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她說,這次大會是五年一度的換屆大會,議程比較多,內容也非常豐富,都是事關我國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所以需要有充分的時間讓代表們充分地討論和審議這些重要的議題。對這些程序也有專門的法律規定。 “今天上午,大會主席團已經嚴格地根據法律、依照程序確定了這次大會的日程,根據這個日程與第十屆、第十一屆相比,這次大會會期壓縮了,會期減少了1天的時間。”她說。 談預算審查:把政府花的每一筆錢納入監督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的審查和監督。對此,傅瑩表示,實行全口徑預算決算,目的是要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和決算,也就是說,要把政府花的每一筆錢都要納入監督,這是我們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一個很重要的舉措。 對于近年來對預算報告的改進,傅瑩表示,從2011年開始,我們國家的預算外收入就已經全部納入了預算管理,今年的一項重要的改進是,將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預算也列入了預算報告。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把它管好、監督好。 傅瑩表示,中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全口徑預算決算的體系框架和審查監督機制,但是也確實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也不是很完善。比如說,全口徑預算決算還缺乏制度性規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方面還有待完善。在幾本預算之間,現在還需要加強有機的銜接和相互之間的對接。另外,對地方政府債務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這也是社會上比較關心的問題。 傅瑩指出,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這對人大的預算決算的審查監督工作應該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中,已經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調研題目,這個題目是要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 談反腐倡廉: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 新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產生以來,對反腐敗工作高度重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時,也提出了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反對腐敗,是當前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傅瑩認為,大家關心的是怎么去進一步推進、怎么能夠制度化地形成廉潔政治,落實十八大提出的要求。 她說,人民群眾非常地希望能夠切實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權力的運行給予切實的約束,有這樣一個約束和監督的體系,真正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去。對此,國內是相當有共識的。 傅瑩表示,反腐倡廉工作,相信從政府部門、各個方方面面、主管部門都在加緊研究。“從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角度,對這個問題一直非常關注,也是非常重視的。在健全國家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方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做了很多努力,要做到有法可依。比如說,制定和修改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公務員法、反洗錢法、政府采購法、招投標法等等。這些法律從不同的角度對國家的公職人員的行為進行了規范。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反腐倡廉的形勢是非常嚴峻的,要加強廉政建設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要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的方式反對腐敗,要及時地修改完善反腐敗法律,要狠抓對法律實施的監督,要求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來行使自己的權力。”她說。 傅瑩表示,針對現在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新情況也需要多傾聽社會的意見,要加強研究論證,“我相信,這次大會上代表們會積極地建言獻策”。她表示,希望能夠讓人民群眾不斷地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和變化,能夠把反腐倡廉的工作堅持不懈地推進下去。 談國防政策:中國加強國防利于世界和平 對于外國記者問到的2013年中國國防支出規模及用途,傅瑩笑著說,“關于軍費的問題,我觀察了一下,這個問題似乎是人大新聞發布會的必答題,每年這個問題都會出來。我看了一下,前面幾任的發言人都回答過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國際的關注。” 傅瑩指出,像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不能保衛自己的安全,這對世界不會是一個好消息。中國在歷史上有過國防弱、遭人欺的沉痛教訓。“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歷史記憶是深刻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固的國防。中國國防力量的加強會有利于這個地區更加穩定,也會有利于世界和平。” 傅瑩說,觀察一個國家的國防政策和國防力量的方向,主要是要看這個國家國防政策的內涵、政策的性質。長期以來,中國所堅持的國防政策是和平的,是防御性的,加強國防力量是為了保衛自己,為了保衛安全、和平,而不是為了威脅其他的國家。 “中國堅持這個政策已經幾十年,從來沒有動搖過,而且我們的和平外交政策,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對這個地區的安全、和平是有貢獻的。”她說,中國堅持防御性的國防政策,而且將長期堅持,這與中國總的和平發展大方向是相一致的。 關于中國的國防預算,傅瑩指出,我們是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的制度,與往年一樣,今年的國防預算也包含在國家總預算的草案內,是這次開幕的16項議程之一。 談應對挑釁:很多中國人希望國家更強硬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海洋強國。對此,傅瑩說,中國首先是一個陸地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所以,中國要進一步地對外開放、進一步地融入世界,加強海洋建設是必須的。但是中國的海洋建設要走的路徑仍然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尤其是要注重與周邊國家海上的合作。 傅瑩說,中國有很多與以往傳統大國不同的地方,我們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國人口多,發展速度快,而且還在進一步地繼續快速發展。所以別人不一定完全理解和了解我們,而且可能會有一些人,會從過去500年國強必霸的國際關系傳統出發,從這樣一個邏輯出發,來預判我們的未來,也會去尋找一些現象來印證自己的預判,這樣的現象是有的。“我覺得會有這種情況,不以為怪。” 她重申,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方面要堅定地維護自己的主權權益,另一方面也積極維護地區的和平、世界的和平,這個基本的原則立場三十年沒有動搖過。 “但是在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在領土爭議問題上面對一些困難的情況下,有的國家采取挑釁的行為,我們應該果斷地應對、面對和處理這個問題。我認為這也是向這個地區釋放的一個重要信號,要維護地區和平,要維護這個地區的和平秩序。”她強調。 針對日本媒體所提及的“中國外交是否會更加咄咄逼人”這一問題,傅瑩表示,“剛才你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注意到中國記者都笑了。其實你在中國聽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幾乎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見。很多中國人的意見包括媒體人的意見,是希望中國更加強硬一些,尤其面對挑釁的時候,希望有更加強硬的姿態。這個差距是存在的。這是一個實際情況,我們要看到這個情況的存在。” 對于中日領土爭端,傅瑩再度向媒體介紹了釣魚島問題由來,并表示,“從人大代表的角度,我們非常希望日本社會和方方面面能夠傾聽中國人民的聲音,能夠客觀地看待過去發生了什么、現在發生了什么,這樣兩國就能夠找到對話的基礎。” 談對港政策:一國兩制高度穩定 不存收緊問題 一位來自香港媒體記者問及,最近一段時間在香港有一種憂慮,像中央對港權力絕不止于國防和外交,這樣的提法是不是顯示中央將會收緊對港的政策? 傅瑩指出,中央政府對香港執行“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這是一個高度穩定的政策,在執行上也是始終如一的,不存在收緊的問題。香港回歸以來,實踐證明中央政府的“一國兩制”政策是成功的,不應該動搖,還是要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 對于記者提出的最近香港律政司建議終審法院考慮就“雙非居留權”和“外傭居留權”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一事,傅瑩表示,我們確實也注意到在香港的社會上對雙非子女這個問題是很關注的,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妥善的處理辦法,提出了不少建議,提請人大釋法也是路徑之一,應該說不存在影響司法獨立的問題。因為根據基本法第158條規定“終審法院有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 談環境保護:家里備有口罩 將加強環保執法 被問及環保方面的問題,傅瑩坦言,“現在生態和環境確實是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非常關心的問題,包括我本人也非常關心。每天早上拉開窗簾都要看一下今天有沒有霧霾,我家也有兩個口罩,我女兒一個,我一個,但是還沒有用過。”她說,我們必須承認,改革開放之后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是在快速地發展,成就是非常可觀的,但是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也可以說是高昂的代價。 傅瑩表示,在環境保護方面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也有改進的余地,比如現在法律主要是從單向資源利用、從保護和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規范的,距離從生態系統的角度進行規范還是有差距的。另外,也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一些問題。 傅瑩表示,全國人大將注意傾聽和積極地回應人民在這個問題上的呼聲,一是要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包括修改和完善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環境保護法等等。二是要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和檢查。三是要講求實效,將環保成效和地方政府的考核掛鉤結合。對主要污染物的總量控制、機動車污染防治等要提出明確的應對措施,對跨行政區域污染加強聯防聯控等等。希望能夠采取多項措施,能夠鼓勵和引導企業防控污染,引導綠色消費。 傅瑩說:“如果說過去我們一直重視生態和環境問題,那么今后我們應該重視加重視,相信新一屆人大常委會一定會把這個問題放在一個重要的優先的位置來考慮。” 回應“政改滯后”論:中國改革成功 應堅持 傅瑩把本次發布會最后一個提問機會留給了她稱之為“好久沒見的老朋友”CNN記者,并開玩笑說,希望“問題客氣一點”。這位記者則問及政治體制改革,稱在過去30年中,無論是中國的面貌還是中國經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但是,政治體制改革這方面似乎有一些滯后。” 對此,傅瑩表示,“國外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應該說一直是保持關注度的,也經常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我自己在這個問題上與國外的朋友有很多探討和討論,我的感覺,至少在部分人心里帶有意識形態的色彩。” 傅瑩說,中國上上下下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對進一步擴大開放是有著廣泛的政治共識。“我走過很多國家,也比較注意觀察其他國家的情況,像中國這樣三十多年如一日,堅持不懈推進改革,確實是很少見的。改革開放是中國的法寶,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的成績。” 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傅瑩介紹,在中共十八大報告當中有一個專門的章節論述,“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推進依法治國,加強對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督。 “國外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應該說一直是保持關注度的,也經常有一些質疑的聲音。”傅瑩指出,“我自己在這個問題上與國外的朋友有很多探討和討論,我的感覺,至少在部分人心里帶有意識形態的色彩,盡管冷戰結束已經這么久了,多多少少還是有這樣的一些因素在里面。 傅瑩說,一些發達國家現在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困難,不比中國的困難小,但是沒有聽說他們要改變自己的政治制度,要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總的來講,中國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正確道路,而且正在取得成功,我們沒有理由不堅持下去。我們有13億人民,13億人的智慧和勇氣足以使我們能夠克服困難、能夠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她說。(完) |
相關閱讀:
- [ 03-04]傅瑩: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對亞洲的成功發揮核心作用
- [ 03-04]傅瑩任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 是第一位女發言人
- [ 03-04]傅瑩:全國人大將加強環境保護的立法
- [ 03-04]傅瑩: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把它關進制度籠子里
- [ 03-04]傅瑩:要把政府花的每一筆錢都納入監督
- [ 03-04]傅瑩:從首位少數民族女副外長到人大新聞發言人
- [ 03-04]新任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亮相
- [ 11-09]外交部副部長談周邊外交:遇挑釁要堅決回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