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期待新一輪機構改革鏟除“二政府”現象
2013-03-04 13:56? 李柯勇、王昆、孫鐵翔?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亂象二:轉移斂財職能,把下屬單位變成“收款機”。一家企業去中央某部委辦事,具體負責人以不符合條件為由拒絕辦理,隨即暗示附近有家中介公司,“比較熟悉業務申辦流程”。企業聽懂了,要花錢才能辦成事。有些部門不方便、也不敢直接做的事,就讓下屬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去做,早已成了潛規則。 亂象三:政府、市場兩頭吃,中介機構變權力尋租“避風塘”。去年,秦皇島中級人民法院原審監庭副庭長丁保軍落馬,就是因為在主辦一起破產案時收受中介機構賄賂。一些中介組織已成公權力擁有者和購買者的兩頭牽線人。借道“中介服務”等第三方進行權錢交易,成了部門權力利益化的新形式。 亂象四:任職者非親即貴,變成“養老院”和“家屬院”。一些部門領導退休,首選去下屬社會組織當會長或法人代表,已成一種“慣例”,一是變相延長了在職時間,二有大筆“活錢”可用。而組織中的員工,不乏子女親戚,裙帶關系糾纏不清。 亂象五:坐擁特權,級別不變,更像“官老爺”。去年,安徽省淮南市工商局38名干部被曝集體“帶隊考察”境外旅游景點,而這些干部竟然全都在當地個體工商戶及私營企業協會兼職,旅游費用由會員企業掏腰包。有的社會組織被主管部門授予部分行政、準行政等職能,像政府機關一樣享受級別“待遇”。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朱征夫引用一段俗語來概括:“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業的轎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p> “二元腐敗”變“三元腐敗”更具隱蔽性 “‘二政府’這個怪胎好比‘四不像’,政府和市場所有的毛病,它身上都有。”陳建國委員說。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全國性行業協會多數都是政府所創辦,無論組織、領導還是經費、政策,都與行政主管單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朱征夫委員認為,原來的腐敗是由政府官員與行賄者直接操作的“二元腐敗”,“二政府”出現后,變成了加入中介組織的“三元腐敗”,腐敗手法更加多樣、隱蔽,也更難發現和查處。一些行業協會和鑒證類中介組織已成腐敗多發區。 “‘二政府’所受約束少,披著合法外衣斂財,有時還讓辦事程序橫生枝節?!比珖舜蟠?、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孟蘭芝說,“一些政府干部轉到行業協會以后,權力沒少,責任心卻少了。如果事情辦不好,不用承擔責任,政府拿他們也沒辦法?!?/p> |
相關閱讀:
- [ 03-04]明星委員“跑得快”不如大膽說
- [ 03-04]傅瑩:來自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增加了155人 農民工代表有31位
- [ 03-04]女代表吳碧霞騎車參加兩會 呼吁關注環保
- [ 03-04]兩會代表委員呼吁不要“帶毒GDP”
- [ 03-04]北京代表團六成新面孔 基層代表比例提高
- [ 03-03]授權發布:十一屆政協提出今后五年工作建議
- [ 03-03]代表委員:帶頭節水爭做“快樂帶水族”
- [ 03-03]代表委員要改“話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