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的五大宗教領袖:坐在一起非常重要
2013-03-04 19:1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李惠子、華春雨)高僧、道長、阿訇、長老、牧師、主教、神父等宗教人士,身穿具有各自宗教特點的著裝,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開幕式上,吸引了眾媒體的目光。 在中國年度政治盛會上,中國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團體領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為中國一億多宗教信眾代言。 宗教界人士以出世身份參與入世政治,已是中國各級人大、政協的慣例。中國官方曾披露,在各級人大和政協,有近1.7萬名宗教界人士擔任代表或委員,行使民主權利。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3日的社論說,不同黨派、不同界別,思想多元、利益多樣,只有最大限度包容和反映各方面意見建議,才能滿足各界人民群眾有序政治參與的愿望,以廣泛的人民民主確保旺盛的社會活力。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共有67名宗教界委員。在有103名委員的少數民族界別中,也有不少信教人士。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劉元龍委員說,清朝,梵蒂岡禁止中國天主教徒尊孔祭祖,導致康熙大帝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播,使天主教與當時社會處于不和諧狀況。而今,天主教在中國積極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與其他宗教和諧共榮。 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會長金蔚委員說,很多國家地區同一宗教的不同派別都很難坐在一起,而中國每年的兩會為五大宗教人士共商國是、建言獻策、加強溝通了解搭建了平臺。 金蔚說,全國政協每年還安排走訪活動,幫助宗教界委員了解國情,這是把五大宗教維系起來的重要紐帶。 中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雖然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黨員信仰無神論,但中國的宗教政策保證了宗教自由。 金蔚認為,宗教界可以在共產黨提倡的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獨特的作用,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金蔚說,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義中都蘊含深厚的自然生態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倫理觀及友善環境、珍惜自然的義務觀。這些都是建設生態文明和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可資借鑒的思想倫理資源。 |
相關閱讀:
- [ 03-04]全國政協委員積極評價上屆政協工作
- [ 03-04]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提出議案截止時間為3月11日12時
- [ 03-04]兩會委員:要整合從田頭到餐桌的監管職責
- [ 03-04]"名山被上市""寺廟被承包""僧尼被假冒"——政協委員諫言整治廟觀亂象
- [ 03-04]致敬,為這些“兩會”代表的“執著”!
- [ 03-04]怎樣續寫第四個“十年輝煌”
- [ 03-04]莫將“全國兩會”開成“地方兩會”
- [ 03-04]兩會“好聲音” 聚成“正能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