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脹或抬頭,但總體可控
2013-03-04 19:3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王曉潔、劉劼、馬揚)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回暖的跡象愈加明顯以及世界主要經濟體相繼出臺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物價重回上行周期的憂慮漸起。通脹是否會卷土重來將是今年兩會上的重要議題。 今年1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0%,較去年12月2.5%的漲幅縮小0.5個百分點,但環比漲幅創近1年來最高至1%。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春節錯位導致1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而食品價格上漲則推動1月CPI環比增長較快,預計2月CPI的同比漲幅將高于1月。 “長期看,推動物價上漲的最主要因素是總需求的擴張,去年下半年,中國經濟逐漸回暖,勢必拉動需求增長,上一輪物價筑底階段已經結束,全年通脹壓力不可小視。”連平表示,通脹將在下半年顯現,預計全年CPI將達到3%-3.5%,高于去年2.6%的水平。 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走出2011年開始的下行周期,回暖趨勢明顯。2012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9%,快于二季度的7.6%和三季度的7.4%。 今年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6.7%,其中出口增長25%,創21個月以來新高,經季節調整剔除春節因素影響后,出口增長12.4%,仍然保持在兩位數的較快水平。 今年初各地“兩會”提出的經濟增長目標也傳遞了經濟升溫的信號。全國31個省區市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中,24個省區市將GDP增長目標定在10%以上,而“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年均增速目標是7%。 “應該警惕投資過熱導致CPI上漲,時值換屆之年,固定資產投資的‘換屆效應’可能出現,不應讓投資過熱引發的物價上漲成為調結構、擴大消費的壓力。”連平表示。 |
相關閱讀:
- [ 02-28]中國油價遠超美國 成為各行業通脹問題放大鏡
- [ 02-25]通脹預期升溫 央行貨幣政策重心現控通脹苗頭
- [ 02-25]央行貨幣政策重心現控通脹苗頭
- [ 02-22]美英量化寬松政策各唱各調 對通脹壓力態度迥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