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的時代新聲:以“正能量”給力社會信任
2013-03-05 06:34: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 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闞楓) 今天是學習雷鋒紀念日,今年也是中國老一輩領袖倡導學雷鋒50周年。半個世紀過去,在當下中國一些領域出現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的背景下,雷鋒精神歷久彌新也更顯可貴。時代變遷中,如今中國社會中的“雷鋒精神”,正在越發體現在一些凡人善舉中閃現的“社會正能量”。 微感動傳遞正能量 “草根雷鋒”更真實可親 3月1日下午,廣州珠江邊,一名男子拍照時不慎墜江,恰好路過的武警廣州市四大隊副教導員鄭益龍跳入珠江救起落水者,因體力不支鄭益龍被水流沖走。雖然廣州多個部門展開持續的聯合搜救,但鄭益龍至今仍沒消息。 事發至今的三天時間,從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全力搜救”的批示到廣州普通市民自發到江邊獻花,再到微博上十余萬條為鄭益龍祈禱的“微感動”轉發,一個普通士兵的救人事跡,正在這個社會形成向見義勇為者致敬的“愛心共振”。 “鄭益龍是當代雷鋒”。在微博上,有網友把鄭益龍的名字和另一個軍人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同樣是一名普通軍人,同樣是一些身邊的感動,50年前,1963年的3月5日,《人民日報》一版刊發毛澤東同志的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此,整整50載,一個名叫雷鋒的士兵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好人”形象,“活雷鋒”這也成為社會對于一個人最高的道德評價。 “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催人向善、樂于奉獻的雷鋒精神任何時代都適用。”對于雷鋒精神,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雷鋒精神一直沒有遠離時代步伐,如今社會中不斷涌現的“最美”人物就是“草根雷鋒”,他們讓雷鋒形象更具體、更真實可親。 正如夏學鑾分析,近年來,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教師”張麗莉,再到如今的救人軍官鄭益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草根百姓,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所顯示出來的勇敢和大愛,正成為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桿,集聚著社會的正能量。 |
相關閱讀:
- [ 03-01]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五十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劉云山出席并講話
- [ 12-06]40歲女子欲改名“學雷鋒”被拒 狀告派出所被駁
- [ 03-23]文化部要求公共文化機構創新形式 開展學雷鋒活動
- [ 03-11]政協委員:學雷鋒請領導干部先學
- [ 03-05]鄧建國為形象參加"學雷鋒"活動 正積極準備入黨
- [ 03-04]廣東書記汪洋:學雷鋒能避免“小悅悅事件”
- [ 03-02]公安部:推動公安機關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
- [ 03-05]記者體驗學雷鋒 主動幫助10人被8人謝絕(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