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的時代新聲:以“正能量”給力社會信任
2013-03-05 06:34: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我來說兩句 |
? 社會信任下降的道德焦慮 有人感嘆,50年之后再次提及學雷鋒,似乎有點遙遠,但是如同“軍官救人”可以引發全社會“愛心共振”一樣,50年之后的中國社會中,雷鋒精神更顯可貴。 一個月前的2月3日,上海街頭,準備回家過年的農民工秦小亮因為“丟錢遭哄搶”而一夜出名。 在去銀行存錢的路上,秦小亮17600元工錢不慎丟落馬路,被風吹散,之后,有人滿街哄搶,有人同情捐款,有人質疑他瞞報錢數,有人謾罵他騙取捐款。 圍繞一個農民工積攢的血汗錢,哄搶者、捐錢者,同情者、質疑者、謾罵者紛紛登場亮相。一陣風吹散鈔票,也吹出了這個社會冷暖交織的復雜。 中國社科院1月初發布《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2-2013》藍皮書。藍皮書對北京、上海、鄭州、武漢、廣州等7城1900多名居民作的調查結論是:逾七成受訪城市居民不敢相信陌生人。雖然,有人疑問數據的準確性,但這個結論很大程度上驗證了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這個社會正變得冷漠與陌生?從毒奶粉、地溝油的曝光到郭美美、小悅悅事件的發生,近年來,一些領域出現的道德失范現象加劇著民眾的道德焦慮。當“最美”與“最丑”同時發生的時候,人們在感受社會道德現狀時也普遍存在著矛盾心理。 “我們必須接受,對多數人的不信任使得每個人都生活在謹慎和相互提防中,這種互不信任正逐漸固化為我們社會的性格,長久將成為一種不信任文化。” 中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俊秀表示,舊的“熟人道德”已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被打破,應建立新的、與市場經濟和社會流動相一致的道德價值坐標。 |
相關閱讀:
- [ 03-01]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五十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 劉云山出席并講話
- [ 12-06]40歲女子欲改名“學雷鋒”被拒 狀告派出所被駁
- [ 03-23]文化部要求公共文化機構創新形式 開展學雷鋒活動
- [ 03-11]政協委員:學雷鋒請領導干部先學
- [ 03-05]鄧建國為形象參加"學雷鋒"活動 正積極準備入黨
- [ 03-04]廣東書記汪洋:學雷鋒能避免“小悅悅事件”
- [ 03-02]公安部:推動公安機關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
- [ 03-05]記者體驗學雷鋒 主動幫助10人被8人謝絕(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