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十大數字凸顯中國發展走向
2013-03-05 13:4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張旭東、韓潔、王海鷹)政府工作報告對2013年工作進行了部署,其中事關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十大數字備受矚目,引發代表委員們的熱議,這也凸顯出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走向。 【數字1】經濟增長7.5%:重在調結構 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7.5%左右,這與去年相同。而此前2005年至2011年這一指標曾連續為8%左右。國際橫向比,這一增速在全球低迷狀況下,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縱向比,速度略調低,說明中國經濟將在調結構、重質量上下功夫。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說,連續兩年把增速主動調低,一方面顯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仍較復雜,目標符合實際;另一方面也意味我國經濟將步入一個轉方式、增效益的新階段。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代表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宜從“平穩較快”轉變到“穩速增效”上,不必刻意追求超越潛在增長率。 【數字2】物價3.5%:警惕上漲沖動 物價漲幅控制在3.5%左右,意味今年通脹壓力不可小覷。這一數值比去年4%的預期目標低,而又高于去年物價2.6%的實際執行數。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去年物價運行低于預期。但年末歲初,物價又有抬頭趨勢。近期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正在積聚,預計物價將進入回升周期。 楊子強代表認為,輸入性通脹、勞動力剛性需求、資源型產品價格上漲是此番推動物價上漲的原因。“綜合看,今年物價漲幅將高于去年。” 【數字3】新增就業900萬:老目標背后有壓力 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這一目標和前4年相同。實際看,近幾年就業完成形勢均比較好。不過,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00萬人,且在當前經濟復雜多變狀況下,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完成高質量的就業并不容易。 山東藍翔職業培訓學院院長榮蘭祥代表說,九成學生考大學,一成學生上技校,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比例恰恰相反。就業結構性失衡和就業理念偏差,凸顯出就業市場的新挑戰。 |
相關閱讀:
- [ 03-05]政府工作報告十大數字凸顯中國發展走向
- [ 03-05]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 03-05]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加強海洋綜合管理 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 [ 03-05]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擴大內需的難點和重點在消費 潛力也在消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