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部長陳竺:醫改下一步重點是建立“醫聯體”
2013-03-06 08:5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制圖:蔡華偉 ●醫聯體,是讓基層醫院真正強起來,和大醫院上下聯動、溝通、一體化的構架 ●第二版基本藥物目錄即將出臺,藥品品種、覆蓋面擴大,抗癌藥、心腦血管重癥、血漿制品等列入 ●從“衛生經濟學”角度選出醫保覆蓋的20個大病病種 ●這一次可能涉及衛生部門的機構改革,而且“面比較大,也比較深” “我很榮幸,今天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在附注中把兒童白血病等20種重大疾病列出來了,那就是我們建議的。”5日,全國人大代表、衛生部部長陳竺在陜西代表團駐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二版基本藥物目錄正在等待國務院批準,即將出臺,藥品品種、覆蓋面擴大。他還說,醫改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建立“醫療改革聯合體”,不僅是社區平臺,也以三級醫院為核心,帶著幾個二級醫院,輻射一片社區和鄉鎮,實現城鄉醫療統籌。 大病醫保也想全覆蓋,但必須考慮“衛生經濟學” 陳竺在解釋為什么選中這20種重大疾病進行保障試點時說,也想全覆蓋,但必須考慮到成本效益,就是“衛生經濟學”,不可能把錢用到那些實際上治不太好的病上,比如有的癌癥到了中末期,即使做移植,對健康的效益還是很低的。所以挑選的病種大都是兒童病、婦女病,加上會使一些特困群體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病種,都是費用可控、療效確切的病種。 建設“醫聯體”需人事制度和醫保改革 陳竺說,醫療改革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讓基層醫院真正強起來,和大醫院上下聯動、溝通、最好是一體化的構架,就是“醫聯體”。基層的診療量在上升,但大醫院上升得更快。去年全國診療人數已接近69億人次,前年是62億人次,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看病5次以上。如果這種情況不能扭轉,提高國民健康水平,特別是應對慢性病這個健康的主要威脅,是不可能的。為此,要大力提倡和扶助全科,大醫院要建立全科醫學科,動員大醫院醫生能夠沉下去。 陳竺指出,建設“醫聯體”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人事制度,如果大家還認為只有專科醫生是一流的,三流的人才去做全科,那就無法調動積極性。另一個問題是醫保。如果醫保能按基層、二級、三級醫院這樣一個總包體系去報銷,自然會促進醫療資源的下沉。 |
相關閱讀:
- [ 03-04]謝子龍代表建議充分發揮社會藥房藥品供保職能
- [ 03-04]醫改新政再申“強基固本”:鞏固基藥 重視村醫
- [ 03-02]收費便宜了老病號受惠 10家廈門醫院一年賣藥"虧"1.5億
- [ 03-02]陳竺鞠躬感謝醫務人員 盛贊廈門醫改"充滿智慧"
- [ 03-02]陳竺昨調研廈門醫改新政:恢復了醫務人員的尊嚴
- [ 03-01]衛生部長:推進社會資本辦醫 構建多元化辦醫格局
- [ 03-01]新一輪醫改廈門要繼續領軍 副省長李紅在廈調研
- [ 03-01]俄勒岡州醫改模式向全國推介 曾受奧巴馬嘉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