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民企持續困難,期待新的“春天”
2013-03-06 10:12? 張遙 周而捷 余曉潔?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兩會·經濟觀察)題:民企持續困難 期待新的“春天” 新華社記者 張遙 周而捷 余曉潔 在國際市場對中國企業的光伏“阻擊戰”中向來從容應對的南存輝,5日在人民大會堂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后又一次激動起來。 “這是十八大報告后再提‘平等’‘公平’和‘同等’。”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中央的決心有了,期盼早日出臺實施細則,讓政策真正落地。” 他所說的“決心”,來自政府工作報告的表態: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 “‘看不上’民企,在許多行業里或多或少都存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江南控股集團總工程師黃作興說,沒有明確的文件、規定把民企攔住,但到了招投標,民企往往就比央企、國企“矮半截”。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受全球經濟趨緊、綜合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小型民營企業持續陷于生存困境。 在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分配中,民企受限嚴重。南存輝說,“制造業中小企業占中小企業總量的90%以上,能從銀行正規金融渠道獲得貸款的不多,絕大部分靠自籌資金或民間借貸解決。” 在民企密集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民營制造業企業利潤往往不足10%。實體經濟不賺錢,地方政府培育發展制造業積極性不高,在土地指標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對于投資周期長、見效慢、用地相對較多的一些實體經濟項目重視不夠。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認為,鼓勵民營經濟發展,關鍵還需為實體經濟降低稅費,讓實業有利可圖。 “去年以來不少銀行已經面臨放貸難,這比民企融資難更嚴峻。中小企業不愿意從銀行貸款——實業利潤薄,相比貸款要付出的利息,貸款并不劃算。”宗慶后說。 事實上,從中央到地方近年來已經推出一系列措施,為企業減輕稅負,但收效并不理想。以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為例,浙江省工商聯去年的一次專項調研顯示,七成以上企業認為稅費負擔加重。 在浙江溫州,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后,曾經是溫州四大支柱行業之一的金屬打火機行業零售市場萎縮60%,企業數量從2008年初的500多家縮減到現在的100多家,企業銷售額降低了50%以上。 “有些觀念和體制慣性,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徐冠巨說,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對等地位,仍然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指出,必須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放寬民資準入已不是首次提出,但如何打破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一直廣受爭論。 也有觀察人士質疑,即便是投資領域放開,民營經濟破除了“能不能進入”的難題,還會面臨“干不干得好”的挑戰。 “民營企業拿的是企業自己的錢,能不能做好,心里有數,做不好不會自己往火坑里跳,”徐冠巨說,“希望政府也要加強對民企的信心,讓生產要素能夠平等地配置。” “包括銀行能否讓民營控股,也可以探討。”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齊奇說,“關鍵不在于是民營控股還是國有控股,而在于銀行是否守法。不守法的銀行都會受到法律制裁。” 受訪的代表委員表示,平等配置資源對政府職能也是考驗。不少企業界代表表示,資源要素怎么配置的問題,牽扯到對整個政策方向的把握,對企業、行業未來方向的判斷,希望政府官員堅持改進工作作風,深入調查走訪作出研判。 |
相關閱讀:
- [ 03-06]“溫字頭”記者換“PM2.5”新發型
- [ 03-06]讓世界從兩會感知中國夢
- [ 03-06]溫家寶2013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實錄)
- [ 03-06]兩會“新風”勁吹 “開出實效”成各方期盼
- [ 03-06]福建省領導看望港澳閩籍全國兩會代表委員
- [ 03-06]兩會車隊上路讓行等燈 臨產孕婦借兩會勤務車道就診
- [ 03-06]天下大治是最大公益產品
- [ 03-06]兩會也是世界的故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