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務接待酒風扭曲 市長稱一年1500多頓飯
2013-03-07 07:20? 郭奔勝 董素玉 王駿勇 劉兆權?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縣鄉是公務接待“重災區”, 基層干部存在三種刺痛感 公務接待飲酒因地區和部門而異。據基層反映,公務接待飲酒重災區主要集中在縣、鄉兩級,他們的迎來送往面廣量大,省、市相對好一點。從部門來看,掌握重要資源配置、管理權限的部門應酬相對多一些。在一些行業,因工作做得比較好,免不了會有省市內外的同行來學習取經,公務接待就不可避免,酒桌上不能輸的心態,加劇了不良酒風的盛行。 “我們工作做得好,兄弟省市來學習,不能不接待啊,接待還得講對等,還要比接待檔次,比酒風、酒量,萬一喝輸了,還得尋機扳回局面。”一位執法部門的干部說。還有一些地方出現因“公”陪酒過量導致死亡的事件,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基層干部反映,長期在公務接待酒場上應酬,有三種刺痛感: 一是痛心浪費。一些經常參加應酬的領導干部說,現在基層接待一頓飯,動輒幾千甚至上萬,其中酒就占了一半以上。為了投領導所好,一些基層公務接待恨不得什么酒都上,酒成為“舌尖上最大的浪費”。除此之外,餐桌上程序繁瑣,套路眾多,有餐前水果,有鮮榨熱飲,有山珍海味,還有飯后甜點。“經過一番推杯換盞,大家不想吃也吃不下,一些飯菜根本沒動過,而公務宴請很少有人打包。”一位領導干部痛心地說。 二是愧對家庭。由于經常在外公務應酬,一些領導干部往往對家庭心存愧疚。東部地區一位干部說,每天晚上喝酒回家,老婆有怨言,只能開窗戶散酒氣,根據飲酒多少,決定開窗大小,鄰居甚至從他家開窗大小就知道他喝了多少酒,這在圈內成了一個笑話。一位當過縣委書記的干部說,他曾經一年365天,只有50天在家吃晚飯,于是不回家吃飯不用打電話,回家吃飯才要打電話特意通知。長期不得不飲酒,一些干部不僅把自己的身體喝垮了,也導致家庭關系緊張。不少干部對記者說,應酬占了太多的時間,常常無法陪同操持家務的妻子,更少有時間陪孩子學習玩耍,以至于孩子把自己當成了“客人”。 三是迷失價值。長期在外接待應酬,讓一些領導干部覺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著強烈的價值迷失感。接受采訪的干部說,天天接待,迎來送往,觥籌交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公務應酬酒桌上,無暇靜心讀書,思考問題,研究工作。“在這些公務接待應酬中,往往‘說些不痛不癢的話,做些不尷不尬的事’,其實一點意思都沒有,總感覺在虛度年華,不知道這樣做的價值在哪里。”一位長期參與公務接待的干部說。一些基層干部在長期的應酬中,價值觀、人生觀日益扭曲,為官準則甚至做人底線日漸消弭,少數人還借著酒意從事賭博、嫖娼、受賄等違法犯罪活動,給黨員領導干部形象造成損害。 |
相關閱讀:
- [ 01-14]海南首推公務接待“禁酒令”不喝酒不上高檔菜
- [ 11-28]溫州公務接待費半年降四成 基本杜絕高標準接待
- [ 11-21]溫州公務接待“三嚴四禁” 首月接待費下降四成
- [ 10-24]聚焦公務餐:層層“禁令”為何管不住一張嘴?
- [ 08-09]國管局:推進公車和公務接待社會化改革降低成本
- [ 07-17]溫州公務接待“減肥”僅限工作餐 不含接待上級
- [ 07-14]關注公務接待:“硬杠杠”能否管住舌尖上的腐敗?
- [ 07-06]溫州公務接待禁魚翅茅臺 工作餐每人每頓60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