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帶300多件有毒食品到北京 罵奸商
2013-03-07 11: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爭論二:食品監管追責,官員該不該免職 ●官員就地免職的做法要慎重 朱張金代表:公安部門抓個搶劫犯、小偷,是立功,但是工商或者衛生部門抓了些食品作假的,就難說了,很可能因為監管不力,相關部門領導還要負上領導責任,嚴重的甚至就地免職。 說實話,出了問題相關領導可能有一定責任,但是很多私人作坊的制假行為,你不可能要求這個領導什么都能發現。出了問題免職簡單,如何更好監管才是難點。 有時候,還會出現相關部門官員免職后,事件善后無人管的怪現象。 我建議,追責時,二話不說就把相關官員免職的做法要慎重。不然,和食品安全相關的部門在一定程度上會產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捂著算了。 比如毒膠囊事件,其實早在15年前,業內就已經這么干了,你說監管部門不知道,誰信啊。 ●監管部門管不好,就應該負責任 陳振濂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我不同意這種說法。監管部門要管就管到底,大家都講道德了,還要監管部門干嘛。管不了,管得不好,當然要負責任。 我們對食品安全就應該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生產廠商這邊,不能他說自己不清楚,就放過他。知法犯法的更要嚴懲,沒什么好解釋的。 爭論三:食品安全是道德問題,還是治理問題 ●問題泛濫,說到底是人心出了問題 許江代表(中國美院院長):食品安全問題泛濫,說到底,是人心出問題了,人心壞了,才有那么多壞的食品。 現在很多人道德淪喪,沒有誠信,沒有信仰,所以才會干出這些讓人不齒的事。 講一個故事,巴西人何塞盧岑貝格寫過一本書《自然不可改良》,讓人意外的是,作者以前是做化肥生意的,后來他幡然醒悟,自然界不能由人類一廂情愿的方法來改良。 要提高道德素質,要講誠信,要有所敬畏,就要從教育抓起,教育產業化留下很多問題,這些都會讓我們付出代價。 ●有制度卻沒人管,需要監管部門反思 沈琪芳代表:我覺得和奸商講道德是對牛彈琴,一定要加強執法力度。監管部門不僅要管陽光下的事,背地里的不法交易更要管,很多非法添加劑是不能買賣的,為什么那些人能買到。這需要監管部門反思。 宗慶后代表:現在食品安全的審批很麻煩,但是批出來之后就沒人管了。很多審批是專家來走個過場,說得不客氣點,那就是個形式。以前瘦肉精還拿過國家科技獎,這簡直就是諷刺。 戴天榮代表(杭州祐康集團董事長):要加快食品安全領域的人才培養,尤其是標準制定和監管方面的。 (記者 王曦煜) |
相關閱讀:
- [ 03-07]衛生部副部長:食品安全分段監管職能將整合
- [ 03-07]酒類塑化劑標準或仍在制訂 之前檢測依據食品標準
- [ 03-07]花多少錢吃的都"一般" 餐飲業安全評級很"神秘"
- [ 03-06]工商總局局長:食品安全將一件事由一個部門監管
- [ 03-06]代表委員之聲:食品安全重在監管“無縫連接”
- [ 03-06]食品安全成兩會熱點 代表委員熱議舌尖上的安全
- [ 03-05]周伯華回應大部制改革:工商總局肯定有調整
- [ 03-05]周伯華:食品安全將實現“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監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