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檀棟:第三極冰川八成以上在退縮 影響人口逾20億
2013-03-07 12:01? 任沁沁?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任沁沁)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7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極冰川80%-95%在退縮。 第三極以青藏高原為中心,西起帕米爾高原和興都庫什山脈,東到橫斷山脈,北起昆侖山和祁連山,南到喜瑪拉雅山脈,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 第三極地區10萬平方公里的冰川,是長江、黃河、恒河等10多條亞洲大江大河的源區,影響著地球上20多億人口的社會經濟活動,其變化受到全球高度關注。 四年前,“喜馬拉雅冰川將于2035年,甚至更早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高”的錯誤判斷,將人類對冰川消融的關注度推到了頂峰。 “這一地區冰川變化不僅是冰川與環境科學家面對的科學問題,也是人類共同關注的社會熱點。”姚檀棟說,“小冰川比大冰川退縮更快,一些小冰川已經消失。” 他指出,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遙感觀測和實地觀測的結合,全面評價冰川變化的整體格局、變化幅度及驅動因素。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開展了第三極地區遙感與地面觀測結合的綜合冰川研究,將第三極地區分為七個區,并利用遙感資料和實測資料研究了過去30年這七個區冰川的面積變化、長度變化和物質平衡(即冰量損失)變化。 “七個區冰川退縮在其東南部地區最為強烈,向中部地區減弱,在西北部地區達到最小并伴有前進冰川;研究發現,西風的增強和季風的減弱是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姚檀棟說。 這一成果是2012年美國科學院年度報告《喜馬拉雅冰川和氣候、水資源與水安全》的重要科學依據。 |
相關閱讀:
- [ 02-23]法攝影師冒死拍攝阿爾卑斯山冰川洞穴景象
- [ 01-16]法國兩名男子冒死攀登陡峭冰穴 場面驚險(圖)
- [ 01-15]男子冒死攀登陡峭冰穴 場面壯觀驚險刺激(組圖)
- [ 10-18]美研究稱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冰融有直接影響
- [ 10-07]云南多座雪山冰川面積退縮 專家稱難以遏制
- [ 09-04]意大利冰川融化發現一戰炮彈 數量達兩百多枚
- [ 09-03]意大利冰川融化發現一戰炮彈 數量達兩百多枚
- [ 08-15]內蒙古大興安嶺發現中國緯度最高冰臼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