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醫生只求利益就會走上"邪路"
2013-03-07 19:06?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委員回答“十問部長” 醫生只求利益就會走上“邪路” “最近在政協醫衛組委員們中廣泛流傳的一條《醫生哭,醫生含淚十問部長》的短信,我不知道發短信的人的身份,但給我們政協醫衛組委員們的共同感受是,如果醫務人員存在這種情緒,就很難在醫改中發揮主力軍作用……今天,在討論會上,我愿意以一個老醫生的身份,就這個短信涉及到的一些問題,談幾點執業感悟?!弊蛱欤?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說。 1 我們行業是服務行業嗎?如果是,那我們為什么不能追求利益最大化? 黃潔夫:醫療衛生行業是一個服務行業。我國現在的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體制,醫院服務的外部環境是市場,醫院本身也不是政府財政全額撥款,采購耗材、藥品、設備和器械,維持醫院運轉的水電氣暖均需購買,是典型的市場行為。醫療服務行業需要計算成本、追求經濟效益、要取得的合理報酬。但是,醫療服務行業與其他服務行業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不能去爭取“利益最大化”,這是由于醫療行業的崇高的職業道德所限。 醫院的“公益性”是指醫院不把謀利當作主要目的,而是從維護民眾健康與社會效益為追求目標?!耙圆∪藶橹行摹笔俏覀冞@個行業的工作準則,如果爭取利益最大化,這個行業就會走上“邪路”,就會動搖了醫務人員的道德和信仰,也會失去我們服務的民眾的信任。 2 你的工資從哪里拿的,你又知道我們臨床一線的工資從何而來,如今的醫院沒有不搞科室核算的,你給我們發工資了嗎? 黃潔夫:由于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對民生事業還不能全額保障,現還沒有一家由政府全額撥款的公立醫院。政府給醫院的財政投入大約只占10%左右,90%的收入是必須靠醫院服務收費獲得。在醫院科室的經濟核算中都搞“科室核算”,科室按核算績效給員工發獎金。為辦好醫院,院長們就會主動或被動地以各種方式激勵創收,從而導致一些備受民眾詬病的過度醫療、大處方、大檢查等不良行為,導致國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當然,政府對醫院的財政投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
相關閱讀:
- [ 03-07]泉州政企學界代表出席經濟年會 高峰對話引發“頭腦風暴”
- [ 03-07]代表委員建議盡快扭轉環保投入“低效癥”
- [ 03-07]兩會代表“網店征稅”建言引發電商反彈
- [ 03-07]范立新代表:應治理重復征稅 理順財權事權關系
- [ 03-07]蘇樹林代表:三件小事看如何勤儉辦事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