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補課亂象,20頁紙痛陳代表心中痛
2013-03-07 19: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張麗娜、史競男)3月7日下午,在內蒙古代表團分組討論會上,一位全國十佳中學校長,手寫了20頁紙痛陳補課亂像,厚厚的一沓紙,密密麻麻的字句,難以書寫他心中的沉重。 李一飛,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一中校長。這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特別想講幾句真話。 記者摘錄了一部分他的自述—— 十八大報告中提到教育要立德樹人,這本該是常識,但今天有些教育現象已經背離了教育的本義,我僅以屢禁不止的補課現象來和各位代表談談感受。 現在學生的十年寒窗幾乎“寒”在沒日沒夜的補課上。孩子一上幼兒園就開始補課,一直補到高中畢業,到了大學卻輕松得仿佛沒有了學習任務,于是就出現了幼兒園變小學,中學變大學,大學變不學的怪相。 老師補課沒節操。為了補課有市場,有的老師上課留一手,誰來補課給誰講,“長圣人”變成了“短藝人”。有這樣一位教師,專業水平并不差,可是上課就是不好好講,學生向他質疑,他說:我上課給你講了,你還用去我那里補課嗎?那樣我不是賠本了嗎?直言不諱,如此可恥露骨,不過他確實道出了個別師德敗壞教師的心里話。 那些經常以補課斂財的教師就像染上了毒癮,并且在學校工作中根本不會安心教學,也不稀罕學校的福利待遇,他們有時幾天的功夫,就會有上萬元甚至數萬元的鈔票進入囊中。 全國的學生都必修外語,這可能是舉世罕見。日本、韓國、新加波等地的中小學都開設有倫理道德課,我們別說道德課,體育課都要被補課時間擠沒了。 由于仍然普遍以升學率來評價學校,校際間教育教學質量的競爭,漸漸演變成了生源的惡性競爭,簡直是一場商戰!神圣的教育殿堂被染上了濃濃的銅臭。 難怪李一飛說,自己很多時候都有一種無力感,心中充滿憂慮。 |
相關閱讀:
- [ 03-07]湯玉祥代表:大力發展新能源公交突圍十面“霾”伏
- [ 03-07]兩會農民代表:“今天農業部的領導來了”
- [ 03-07]“80后”女大學生村官代表的兩會筆記
- [ 03-07]“現在我們根本‘吃不飽’”——民營企業代表吐心聲
- [ 03-07]泉州政企學界代表出席經濟年會 高峰對話引發“頭腦風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