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審議審查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和預算報告
2013-03-07 21:0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固國本 強民生——代表委員審議審查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和預算報告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民生、民生、民生——連日來,代表委員在審議審查、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和預算報告時,對此進行了熱烈討論。 “國之本在于惠民生”“要更加重視、突出抓好”“切實縮小民生領域的‘短板’”……大家談成就、說問題、議對策。 過去五年,是我國民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的五年,是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對此,代表委員們給予充分肯定。 “從群眾收入明顯提高,到財政民生支出大幅增長,從連續八年提高養老金水平,到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過去五年,是人民群眾得到大量實惠的五年。”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財政廳廳長王慶江說。 “上世紀90年代我到境外講學,看到人家實現全民醫保,很是羨慕。”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唐農代表說,現在我國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財政補助標準今年還計劃每人每年提高40元,感到十分自豪。 今年的民生工作安排,涵蓋了公共服務、城鄉統籌、社會管理、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文化等方方面面。對此,代表委員表示,措施得力、切實可行。 廣西大石山區,雖然生產力水平有明顯提高,但群眾行路難、飲水難、就醫難、增收難等問題依然存在,群眾期待國家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支持大石山區增強發展能力。 “報告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仍然在農村’這句話,說到我心窩里了。”全國人大代表、百色市田陽縣那滿鎮新立村黨總支書記羅朝陽說,“報告關于‘三農’、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等工作的表述,我深表贊同。” 如何推進民生建設?如何解決群眾熱切盼望的民生難題?是代表委員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談起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時,全國人大代表、河北醫科大學副校長王寶山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畢業后分到縣級以下醫院工作,當年就可以轉正定級,一個月比城市醫院多掙10多元。而今,基層單位待遇低、發展空間小,大學生不愿去。” “目前我國醫學界的頂尖專家幾乎都在最基層單位工作鍛煉過。”他感慨地說,建議國家增強政策吸引力,使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常態化、制度化。 解決看病難,需要加大投入。河南省鄧州市中醫院院長唐祖宣代表介紹,他所在的醫院過去200張床經常只住四五十個病人,因為住不起;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后,經常住到三四百人,因為農民看得起病了。因此,國家應進一步加大投入。 入園難、入園貴,需要深化改革加以解決。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龐麗娟呼吁,應優化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結構,建立分區域、分項目的財政分擔機制,打破公辦、民辦壁壘,確保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公平和效益。 解決困難群眾住房、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是艱巨的民生工程。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泓銘說,近期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表明了政府控房價的決心。從長期看,要健全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實現市場有效調控。 “通過保障房的大量建設,可以釋放房地產市場剛性需求,緩解房價上漲壓力。”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法學系教授何悅說,還要做好公平分配和完善配套政策。 代表委員表示,今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今年也應該是一個新的“民生年”,必須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有新的突破。(記者劉菊花、史競男、楊維漢、李斌、何雨欣)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